English Español Français 中文(简体)
當前動態
> 聖經原則 > 前蹤可尋 > 雋語名篇 > 當前動態
> 主頁 > 當前動態 > 家庭 > 婚姻和家庭 > 所有值得傳播的新聞
> 類別

所有值得傳播的新聞

2004年10月15日,至少可以和橘碗體育場的觀1 數量相當的人群,在華盛頓的國家廣場聚集,要推崇傳統婚姻。參與者示威反對同性婚姻這個同性戀議程的中心議題。儘管這些州都強烈反對(在兩周後的選舉日又有11個州如此聲明),離經叛道的法官和市長們還是忽視人們的意願。此所以示威的抗議口號是“婚姻的危險信號”。

在示威集會上發言的人,都很有洞見和恩慈,在三個小時內談了很多方面的問題,但如果看第二天《紐約時報》的報導的話,人們卻瞭解不到這些。

詹姆斯•道布森(James Dobson)請求基督徒“擁抱同性戀人士,並把他們帶到教會來”(和通常對基督徒“恨”同性戀者的指控相反) ;非裔美國人肯•哈徹森(Ken Hutcherson2駁斥說,同性婚姻的道德地位和1960年代的民權運動不能相提並3蓋裏•鮑爾(Gary Bauer)提醒人們,一系列合理的婚姻限制條款應該編進法典:“幾乎任何人都可以結婚,但是你卻不能和任何人結婚。你不可以和兒童、血親、已婚的人、或多於一個婚姻物件結婚”;鄧尼斯•瑞尼(Dennis Rainey)堅決主張,教會如果想要捍衛婚姻的話,就要為她“針對離婚的隨便態度”認罪悔改;布魯斯•馮(Bruce Fong)警告指出,甚至連一年級的小學生都能讀到[提倡同性戀的]書籍,如《爸爸的室友》和《希瑟有兩個媽咪4安•葛裏翰•羅茲(Anne Graham Lotz)對同性戀說出充滿愛心的話:“不管你的罪是什麼,只要來到耶穌面前,就都能被饒恕”;理查•蘭德(Richard Land)號召牧師堅決捍衛基於聖經的婚姻,認為“牧師們可以使美國的脊樑硬起來。”

寇爾森 (Chuck Colson)說,如果婚姻坍塌,社會上的監獄都將人滿為患。他也回應那些主張把問題留給政府的人:很多州政府已經投票支持傳統婚姻,然而法庭卻忽略這一點。他指出,在挪威的同性戀婚姻被認可之後,異性結婚率陡然下降。轉化的同性戀人士阿蘭•章伯斯(Alan Chambers)作見證說,同性戀也不是一種選擇:“我沒有選擇那種[吸引男人的]感覺,但我的確選擇了去跟著那種感覺行動。後來,我選擇離開[同性戀行為]”;阿蘭•柯伊斯(Alan Keyes)宣佈:“政府不能影響人們的良心,這是真的;但是,人們的良心不能影響政府,這卻是一個謊言”;拉比•丹尼爾•萊品(Rabbi Daniel Lapin)尖銳地批評那些想重新定義婚姻、努力討好每個人的人:“小孩子跌倒,磕破了膝蓋,法院就要嘗試重新定義重力”;撒母耳•羅杜基(Samuel Rodriguez)強調了婚姻的宣告,“上帝所結合的,沒有人、法官或法庭可以分開。”

《紐約時報》的大衛•柯克帕提克(David Kirkpatrick)沒有給這些話應有的報導,而是把40%的內容都用來轉述詹姆斯•道布森的幾點政治評論。文章的其餘一大部分都在為同性戀組織所仰慕的兩位議員辯護,以引用示威運動的兩位反對者的話為主,並說示威人數令人失望。他把這個事件描述為失敗的布希—切尼競選活動5 按照他自己的政治觀點,柯克帕提克選擇性地發表了一個以偏概全的社論,沒有展現示威者慎重的一面。他把這故事編成是純粹有關權力之爭,而不是關於真理。當然,捍衛真理的政治活動沒有什麼錯。但把有思想、有熱情的真理之友當作卑鄙的烏合之眾,就大錯而特錯了。

每一天,《紐約時報》宣佈它新聞敏銳性的口號都是:“所有值得印刷的新聞。”但在報導“婚姻的危險信號”這個運動時,它卻沒有做到這一點。這對忠於聖經的基督徒是一個提醒。他們不能以為媒體會為真理說話——所以他們必須確保自己會。這只是新聞失職的一個例子,但不是絕無僅有。別的例子還很多,但公眾已經懂得分辨,尤其是當教會持守其資訊時。

注:
1

四個美國最高級別的橄欖球季末重大比賽之一。2005年在邁阿密的橘碗體育場,觀眾人數是77,912。在這裏的比賽決出全國冠軍。參見http://www.bcsfootball.org/index.cfm?page=fact以及http://www.orangebowl.org/。

2

參見《關鍵時刻雜誌》文章,“(林前6:9-11)——男妓和同性戀”。

3

見《關鍵時刻雜誌》文章,“新民權運動?”。

4

見《關鍵時刻雜誌》文章,“希瑟有兩個媽咪”。

5

大衛•柯克帕提克(David D. Kirkpatrick),“反對同性戀婚姻的示威吸引成千上萬人來首都”,紐約時報2004年10月16日,A版,第12頁,http://www.nytimes.com/2004/10/16/national/16gay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