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Español 中文(简体)
前蹤可尋
> 聖經原則 > 前蹤可尋 > 雋語名篇 > 當前動態
> 主頁 > 前蹤可尋 > 腐敗 > 貪婪 > "珍珠和糖的危險" -- [1792]
> 類別

珍珠和糖的危險

1562年,約翰•霍金斯(John Hawkins, 1532-1595)綁架了大約四百名非洲人,並在西印度群島把他們出售,換取珍珠、薑、糖,以及皮革。兩年後,這個英國人再次啟航,俘獲了五百個人。在1562年到1569年之間,他奴役了超過1, 500名男子、女子,以及兒童。在對村莊的搜捕中,可能有將近這個數目三倍之多的人被殺害1 為什麼霍金斯要開始人肉交易?為了錢。奴隸貿易讓他成為一個腰纏萬貫的人,並且在將近三百年的時間裏,讓英國的精英囊中飽滿。到了十八世紀晚期,這種“令人髮指的行徑產生出數百萬英鎊,並且蔓延到地主貴族的時尚別墅。2 1792年,當亞伯拉罕•布斯(Abraham Booth, 1734-1806)走上他的講壇,反對這種“人種商業”時,英國的帆船正以每年45, 000名的速度進行非洲人交易。

布斯出生在一個名義上的聖公會家庭,由於福音主義者亨廷頓伯爵夫人塞琳娜(Selina, Countess of Huntingdon) 的僕人大衛•泰勒(David Taylor)開始的一項事工,他信了基督教3 數年之後,布斯擔任了普利斯考特街小教會(Little Prescot Street Church)的牧師;那是倫敦市中心的一個特別浸信會。他在那裏牧會直到去世,忠心地講道、寫作,以及辯論神學信仰問題4 不過,布斯所做的遠不止向教會講道。在他發表的講道集《人種貿易和無辜之人的奴役》(Commerce in the Human Species, and the Enslaving of Innocent Persons)中,他起來“就窮苦而受壓迫的非洲人,為道德公義、真正的仁愛之心和同情心的緣故辯護。5

布斯這篇講道基於出埃及記21:16節 ,“拐帶人口的,無論是把人賣了,或是還留在他手中,必要把那人治死。”許多基督徒爭辯說,舊約原則上支持非洲奴隸貿易。布斯則不然,堅持指向出埃及記21:16節提摩太前書1:9-10節 。保羅在後一處經文中說,“拐帶人口的”是不敬虔的罪人。此外,布斯指出,當奴隸在聖經中出現時,具有社會或政治性質。因此,譬如說,一個希伯來人或許會因偷竊或無力償還而作奴隸,但即便這樣,他們在禧年也會重獲自由6 同樣,希伯來人雖然奴役外邦人,但這乃根植于攻佔迦南的神聖命令7

總的來說,英國人贊同奴隸貿易。然而,諸如威廉•威伯福斯(William Wilberforce) (1759-1833)、約翰•衛斯理 (1703-1791)和亞伯拉罕•布斯這些基督徒卻把它稱為罪。這種罪還包括非洲人受到的虐待;布斯告訴他的會眾,可怕的細節會“刺痛你的耳朵;震驚你溫柔的情感;喚起你對這種如此羞辱人類、如此邪僻的交易的憤怒。8 但布斯判斷,對錢的熱愛是問題的根本所在,是整個可怕行業最重要的原因。什麼罪使這麼多人瞎眼,把人當作“鯨魚和海豹”一般來交易9 貪婪。

布斯相信,如果不加以制止的話,奴隸販子的貪婪將會導致他們販賣自己的人民10 這是“他工作的本質……為卑鄙的奴役……無常的殘暴提供受害者。11 這種暴利的生意始於貪婪,止於殺害:“商業和奴役源於最邪僻的貪婪;靠不公正和殘暴繼續;並導致成千上萬那些和我們擁有同等權利獲取自由和幸福的人遭受痛苦和殺害。12 布斯看到了不公正,追究其根源,並得出結論,人類會為過上奢侈生活而做任何事。

今天,那些覬覦之人可能不會試圖去做販賣人口的交易13 不過,當教會發現導致一個信徒為了促銷而撒謊、誇大企業利潤、或進行“台下”交易的原因,是與指使約翰•霍金斯為了珍珠、薑、糖和皮革而販賣人口相同的罪時,教會應當加以制止。這便是“勒索和放蕩”的危險(馬太福音23:25節 )。

注:
1

“約翰•霍金斯爵士:英國的第一位奴隸販子(Sir John Hawkins: England’s First Slave Trader),”Black Networking Group網站,http://www.blacknetworkinggroup.co.uk/Hawkins_biography.htm (accessed May 13, 2005).

2

J. Douglas Holladay在John Pollock著,“威廉•威伯福斯:一個改變時代的人William Wilberforce: A Man Who Changed His Times)”(Burke, VA: The Trinity Forum, 1996)書中的序言,第5頁。

3

Robert Oliver著, “亞伯拉罕•布斯(1734-1806),”The British Particular Baptists 1638-1910, Michael Haykin編 (Springfield, MO: Particular Baptist Press, 2000),第31頁。

4

他在“致浸信會信徒的道歉信(An Apology for the Baptists)”中為浸信會的獨特性辯護;他在“一篇關於基督國度的文章(An Essay on the Kingdom on Christ)”中為不妥協運動辯護;他也在“法律希望的破滅:福音主義順服的生活(The Death of Legal Hope: The Life of Evangelical Obedience)”中為福音辯護。

5

亞伯拉罕•布斯著,“人種貿易,和無辜之人的奴役,不利於摩西律法和基督的福音(Commerce in the Human Species, and the Enslaving of Innocent Persons, Inimical to the Laws of Moses and the Gospel of Christ)”(一篇講道,1792年1月29日發表),亞伯拉罕•布斯作品集(The Works of Abraham Booth), 第3卷(London: W. Button & Son, 1813),第185-186頁。

6

同上,第192頁。布斯引用了出埃及記22:1-4節(Exodus 22: 1-4)利未記25:39-43節(Leviticus 25: 39-43),以及申命記25:12-15節(Deuteronomy 25: 12-15)

7

同上,第199頁。他進一步思考了迦南人所受的奴役和非洲人所受的奴役之間的差別:“前者被當作人來對待——他們在聖潔的審判中被取消了公民的權利;但後者則像是承受負荷的野獸,或是純粹的商業物品。”同上,第200頁。

8

同上,第201頁。

9

同上,第190頁。

10

同上,第204-205頁。“如果其他條件都一樣,我們沒有一丁點理由認為,在抵抗暴力拐賣上,白皮膚的歐洲人比黑皮膚的非洲人會得到更多的保護。絕不可能。如果奴隸販子有同樣的機會來滿足他殘酷的貪婪;如果他確信在這上面與在那上面都同樣地不會受罰、不會聲名狼藉;那麼他們將會同樣地無視正義,按同樣貪婪的原則,做在鄰近的歐洲人身上,如同做在貧困的黑人身上一樣——任何以販賣黑人為職業的人……不可能被看作受任何美德原則所約束,儘管他從未試圖為西印度奴隸購買這個國家任何愛好和平的鄰居。”

11

同上,第210頁。

12

同上。

13

話雖如此,雖然今天有形的奴隸制度已經不再普遍,但二十一世紀一種有害的現代奴役是日益增長的人類性奴交易。參考Peter Landesman著,“鄰家女孩(The Girls Next Door)”紐約時代週刊(New York Time Magazine), 2004年1月25日,第30頁。參考《關鍵時刻雜誌》的文章,“聖地?聖經地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