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Français 中文(繁體)
前踪可寻
> 圣经原则 > 前踪可寻 > 隽语名篇 > 当前动态
> 主页 > 前踪可寻 > 政府 > 环保 > 忠实的科学,忠实的敬拜——安东尼•凡•列文虎克 -- [1632 - 1723]
> 类别

忠实的科学,忠实的敬拜——安东尼•凡•列文虎克,1632–1723

1676年的春天,安东尼•凡•列文虎克(Antoni van Leeuwenhoek) 低头看着自己盘子里的晚餐,情不自禁地想,为什么那些丁点儿大的小黑胡椒会给舌头带来如此强烈的刺激。思来想去,列文虎克提出一种假设——这些小黑胡椒表面一定有成千上万微小、肉眼看不见的小刺。为了验证自己的理论,他把一些胡椒在水里泡上几个星期,然后用一套自己设计的镜头,把胡椒放大了200倍观察。虽然列文虎克没有看见什么小刺,然而他所看见的却更加令人吃惊。在一滴水里,他看见成千上万的小小“微生物”, 一个往这边蹿,一个往那边飞,还有的像陀螺一样在原地打转。就这样,列文虎克开始了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的微生物——细菌——观察,这一发现给整个科学界带来一场革命1

列文虎克生活在西方历史上一个辉煌时代的末期。在他之前的两个世纪,文艺复兴和新教改革仿佛一阵春风,吹遍了整个欧洲大地,给文化和教会都带来新鲜气息。这些运动带来的影响之一就是对可见世界重新燃起了研究的兴趣。教会人士如培根、开普勒、伽利略和牛顿都推动了“科学革命”。

安东尼•凡•列文虎克一开始并没打算成为革命的一分子。1632年出生于荷兰代尔夫特(Delft)的他,一生只有两次长时间离开过家乡:一次是去阿姆斯特丹做了一年的布商学徒;一次是1668年去了一趟伦敦。他成长的家庭背景是荷兰加尔文派,后来又成为一位牧师的女婿,而他本人也是一位虔诚的基督徒。被强烈的基督徒工作观所驱使,他迅速成为一位有名望的亚麻布商人。放大镜是他在阿姆斯特丹做学徒时,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他学习用它来放大观察一块布料,计算里面的线数,并揭穿那些想以次充好的布贩子。

不过,1668年在去伦敦的路上,列文虎克开始对放大镜着迷。他阅读了罗伯特•胡克的《显微术》,看见里面那些放大了的木塞、昆虫、和纺织品的图画,兴奋异常。他下定决心要在胡克成功的基础上继续发展,于是开始打磨比针尖大不了多少的镜片。1673年,他的一个朋友非常器重他的发现,把他介绍给了伦敦皇家学会。三年以后,列文虎克发现微生物这一事实使他成了国际知名人物。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里,欧洲各界的名流,诸如彼得大帝,英王詹姆斯二世,普鲁士国王腓特烈二世等,都跑到他在代尔夫特的小布店去,只为一睹“小小微生物”的风采2

然而,真正驱动列文虎克的不是科学界的名望,而是他想观察上帝精美手工的渴望。他成长的荷兰改革宗背景告诉他:只要人们带着洞察力去研究自然界,就会发现造物主已经在自然界清楚地彰显祂自己3 此所以当他透过放大镜看到那些超级小动物时,情不自禁地想要敬拜:“让我们禁口不语,仔细思想那位全智者是如何创造了这些的生物,使所有可以行走成长的生物能够再生。至于为何要如此设计,我们也只能猜测了。4 当时社会上有一种普遍被接受的观点,认为生命可以从一团毫无生气的东西“偶然生发”出来;列文虎克对这种观点毫不客气。他坚持认为,所有的生物都是从那赐生命的上帝而来。他写道:“这看起来十分引人入胜,它不断证实这条原则:所有生物都追本溯源到那些一开始就被造的东西上。5 列文虎克经常在自己的科学写作中,夹上一段对那创造一切的造物主的颂扬与赞美。

忠实的科学一定引向忠实的敬拜。与那些说基督徒都是“反科学”的老妇缪谈 相反,安东尼•凡•列文虎克的故事是一个有力的提醒:科学革命,连同它带给人类的诸多好处,都建基在那些虔诚的基督徒背上,他们对上帝在其被造物里的启示充满了适当的好奇。为此,忠实的敬拜也往往引向忠实的科学。

注:
1

“安东尼•凡•列文虎克”,BBC网站, http://www.bbc.co.uk/history/historic_figures/leeuwenhoek_antonie_van.shtml (accessed July 8, 2004).

2

David F. Coppedge著,《微观的壮美》基督徒历史 24, #4, (Fall 2002); 第42页。

3

见《关键时刻杂志》文章,《上帝的自然“小书”》

4

Abraham Schierbeek编,《测量看不见的世界:安东尼•凡•列文虎克的生活与工作》 (New York, Abelard-Schuman 1959), 第31页。

5

Coppedge著,第4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