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Español 中文(简体)
聖經原則
> 聖經原則 > 前蹤可尋 > 雋語名篇 > 當前動態
> 主頁 > 聖經原則 > 經濟 > 經濟系統 > (提摩太前書6:17-19節) -- 明智地向未來投資……你們的未來 !
> 類別

明智地向未來投資……你們的未來!

17 你要囑咐那些今世富有的人,叫他們不要心高氣傲,也不要寄望在浮動的財富上,卻要仰望那厚賜百物給我們享用的神。18 又要囑咐他們行善,在善事上富足,慷慨好施,19 這樣,就為自己在來世積聚財富,作美好的基礎,好叫他們能夠得著那真正的生命。

提摩太前書6:17-19節 (新譯本)

2004年6月,一位德累斯頓(Dresdner Kleinwort Wasserstein, 簡稱DrKW)的全球股票資1 戰略師詹姆士•蒙提亞(James Montier)發表了一篇研究文章,題為“快樂心理學”(The Psychology of Happiness),迅速風靡全球。通過探索亞當•斯密(Adam Smith)的困擾之一,也就是到底什麼意味著快樂,德累斯頓建議它的國際客戶們,停止把快樂與金錢等同起來。在2005年11月,蒙提亞接著這篇報導又寫了另一篇,論證說,“物質的追求不是通往持久快樂的路。大量的證據表明,相比起那些專注於內在的目標,比如人際關係或個人成長的人來說,那些擁有更多物質目標的人更不快樂。”

保羅告訴他年輕的牧師朋友提摩太,要警告那些擁有很多資源的人,不要把希望放在財富上。他們應當用一種更為有益的方式“積攢財富,”一種能為他們在將要再來的基督裏面生活做準備的方式。同時,保羅使人回想起耶穌在登山寶訓中說過的話(對比太6:19-20 )。這個表達方式的意思是什麼?財寶是某種——或者任何一種——人以之為寶貴的東西,一種可以統治人心的東西。

出於這個原因,保羅提出了這個問題,因為神想讓我們最多地珍惜和寶貴祂(第17節 )。但這並不是為了神的益處,更是為了我們的益處。上帝關心信徒的幸福和真正的快樂。如果一個人珍視那些可以失去的東西,那麼他離一個非常悲慘的人就只有一步之遙。但是,那些珍視與神的關係勝於一切的人,則能享受不被平常人類事物不穩定的特徵所干擾的榮耀自由。

當然,保羅在18節中所建議的慷慨,並不是靠“善行”得救的一種手段,儘管有些富人似乎會這樣想。由於慈善和特殊貢獻,他們享受到眾人的喝彩,甚至從世俗文化而來的擔保,認為他們在天國的命運也因此而確定。但是保羅一貫且雄辯地堅持,得救關乎恩典,而非報酬。有價值的慷慨產生於被救贖的生命;並非慷慨本身施行拯救。

米德斯國王(King Midas)希望他所碰過的所有東西都變成金子,結果他發現自己餓得要死,因為除了寶貴的金屬以外,沒有別的東西可吃,而且他也成了孤家寡人,因為當他試圖擁抱問候他的女兒時,他就把她變成了一個冰冷的雕像。那些(尤其在美國)著迷于開發“米德斯接觸”白日夢的基督徒,在他們得到想要的東西之前,最好停止做夢。事實上,神或許決定把他們遺棄在一個孤獨的生活中,除了和他們相依為伴的“東西”之外,一無所有。

正如德累斯頓所承認的那樣,錢不能買來快樂。然而,只有神才建立了一個世界,在當中祂為了自己子民的快樂,慷慨地供應許多美好的事物。當基督徒努力工作時,他們能夠坦然地享受隨之而來的幸福。但是,如果人類最深層的需要是與他人組成社會、與神建立關係,那麼,沒有神的繁榮就是一種糟糕的生活方式,一塊寄居的貧瘠土地。

注:
1

一家總部設在德國的全球投資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