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Español Ελληνικά 中文(简体)
前蹤可尋
> 聖經原則 > 前蹤可尋 > 雋語名篇 > 當前動態
> 主頁 > 前蹤可尋 > 腐敗 > 貪婪 > 蒙博托:剛果(薩伊)的大掠奪者-- [1960 - 1990]
> 類別

蒙博托:剛果(薩伊)的大掠奪者——1960-1990

自1960年獨立以來,比利時人遺留下來的八萬五千英里的公路網,有85%以上已經變成了灌木叢……薩伊雖然幸運地擁有全世界最豐富的礦產儲備,卻在1988年成為全世界最窮國家的第八位……實際工資下降到獨立前的百分之十……薩伊已經從一個糧食淨出口國,變成需要花費外匯的百分之二十用於糧食進口……薩伊兒童有三分之一在五歲之前就死去…1

《華盛頓郵報》駐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記者于1990年所寫的這些話2 對薩伊自比利時殖民統治中獨立以來的三十年中,所經歷的因腐敗和失政所造成的毀滅性影響,給出了一個令人心碎的總結。儘管這個毀滅進程自1960年7月正式獨立紀念日之後幾天就已經開始,但國家遭受其政府徹底的掠奪,卻是1965年蒙博托(Mobutu)將軍正式上任總統以後才真正爆發。事實上,正如記者克裏斯•辛普森(Chris Simpson)在1990年5月所寫,“在蒙博托的領導下,薩伊幾乎已經成了非洲獨裁統治的一幅諷刺畫,政府獨裁導致虛偽,資源被無恥地浪費和濫用。3

蒙博托總統和他的親信們對薩伊的統治精神,在他對其執政黨支持者們的一次講話中得到了最好的表達:“如果你偷盜,一次不要偷太多。你可能會被逮捕。要聰明地偷(yiba na mayele),一點一點地偷。4 不過,與他那些低劣的黨派支持者們不同的是,儘管蒙博托自己給他們這樣的建議,但他和他的家人卻大肆鯨吞掠奪國家財產。正如加納經濟學家喬治•阿伊提(George Ayittey)所說:“私有財產和國家財產之間的界線幾乎不存在。挪用、欺詐、偷竊、非法的經濟活動,包括大規模走私和進出口詐騙等,比比皆是。來自國外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此加以控制的努力,也都以失敗告終。5

在蒙博托的統治下,薩伊財政收入經常消失或被轉移的金額,據估計大約相當於每年年度預算的60%。其中大部分用來增長他內部集團的工資。“比如1975年,據報導沙巴區委員每月獲得10萬美元,其中只有百分之二是他的工資。6 但這個行賄受賄的國家元首是蒙博托自己,“事實上,他在1984年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60分鐘’人物介紹欄目中曾吹噓說,他是全世界第二富有的人,在瑞士銀行一系列個人帳戶中有超過80億美元的資產。7

蒙博托的吹噓並非毫無根據。1981年的一份報告曾做過估計,他已經卷走約50億美元,存在瑞士銀行的一個帳戶中——這筆錢超過他的國家的所有外債(40億美元),接近國民生產總值的70%8 儘管他的同胞薩伊人民面臨著貧窮與疾病,但蒙博托和他的親信們卻在全世界擁有超過26處房產,包括一座15英畝的海濱度假勝地、在瑞士的一座擁有32個房間的宅邸,以及在西班牙的一座十六世紀城堡9 他不光厚顏無恥地侵吞國家財富,通過解雇國家獨立後留下來的比利時技術人員和生意人,以及驅逐亞洲商人(並且把沒收的企業送給他的親信),他還毀滅了許多生產企業。通過這種方式,他將一個得天獨厚擁有許多天然資源的國家毀於一旦——一直到今天仍是如此。

以賽亞書1:23節 是對蒙博10和與他類似的非洲竊國大11們一個貼切的描述: “你的官長居心悖逆,與盜賊作伴,各都喜愛賄賂,追求贓私。他們不為孤兒伸冤,寡婦的案件也不得呈到他們面前。”那些盼望看到非洲繁榮的人,首先必須先知性地公開指責他們罪惡的統治者。

注:
1

Blaine Harden著,“非洲:從一塊脆弱的大陸發來的快報”(Africa: Dispatches From A Fragile Continent)(New York: W.W. Norton and Company, 1990),第45-46頁,第53頁。

2

Harden是華盛頓郵報駐撒哈拉沙漠南部非洲地區的總編輯。

3

西非(West Africa),1990年5月7-13日,被引用在George Ayittey著,“出賣非洲”(Africa Betrayed)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2),第253頁。

4

引用於同上,第233頁。

5

同上,第253頁。

6

同上,第254頁。

7

參考同上,第253-254頁。

8

引用於同上,第254頁。

9

同上,第254頁。

10

蒙博托在摩洛哥流亡中,於1997年去世。掠奪的金錢大部分都未能被找回。

11

參考《關鍵時刻雜誌》的文章,“竊國大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