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Español 中文(繁體)
前踪可寻
> 圣经原则 > 前踪可寻 > 隽语名篇 > 当前动态
> 主页 > 前踪可寻 > 腐败 > 贪婪 > "警惕狡猾捏造和亵渎的无稽之谈" -- [1714]
> 类别

警惕狡猾捏造和亵渎的无稽之谈

到了18世纪20年代中期,伯纳德•曼德维尔(Bernard Mandeville)已经是一个社会英雄,但同时也是一个社会败类。同时代的人给他起的绰号是“邪恶的不道德者、宗教的敌人……人魔。1 这位生活在英国的荷兰医生究竟做了什么,惹得他的新同胞如此愤怒?他威胁了君主制、偷窃了穷人,还是谋杀了妻子?都不是。他写了一本书,名为《蜜蜂寓言,或,私恶即公利》(The Fable of the Bees, or; Private Vices, Public Benefits, 1714)。曼德维尔在这本书中鼓吹了一种臭名昭著的观念:个人恶行对社会繁荣必不可少2 无私和爱或许听起来很好,但欲望、贪婪和自大可以刺激消费、生产和收益。

十八世纪英国的流行智慧认为,个人道德产生社会幸福。换句话说,国家的福禄取决于公民的正直。因此,史特兰协会(Strand Society),礼仪改革协会(the Society for the Reformation of Manners),以及基督教知识促进会(the Society for the Promotion of Christian Knowledge)等组织各按其方式消灭恶习3 但是,曼德维尔认为,这些组织对它们试图帮助的文化实际上造成了伤害。如果曼德维尔没有在1723年版的《蜜蜂寓言》中诋毁广受欢迎的慈善学校的话,或许还不会引人注意。但当他争辩说,穷人和孤儿应当被剥夺受教育的权利(以免他们成为不适合体力劳动的人)时,他的其他意见也得到了广泛关注,他也很快成为“那个年代家喻户晓的”人物之一4

曼德维尔为贪婪辩护,主张肆意挥霍的消费可以刺激工业5 他指出酒精的益处:它可以减轻痛苦,为士兵在战斗中提供勇气,并给制酒商提供一席之地6 他建议卖淫合法化,辩称向通奸行为征税实际上可以提升贞洁度7 他赞成欺诈,因为它给锁匠提供了工作机会8 这是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反戈一击。虽然曾有人鼓吹,传统道德在危机关头可被搁置一旁,但曼德维尔把传统道德本身也摒弃了,因为它起的是反作用。

今天,很多人把曼德维尔看作是某种意义上的智者,“一位对于新的商业和政治秩序有着深刻洞见的分析家,9 甚至是伟大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 的先驱(尽管斯密自己与曼德维尔保持距离)10 曼德维尔同时代的钦慕者名单早就越出了经济学家和社会理论家的范围,因为在一个失去道德方向、追逐享乐的世界里,任何崇尚堕落的人都能找到一个高位。

承袭曼德维尔的衣钵,牛津大学出版社和纽约公共图书馆联合出版了一系列关于七宗罪的书。按照经典的曼德维尔风格,嫉妒、情欲、暴食、以及贪婪——这里仅举几例——以不同程度的轻浮与赞赏得到呈现11 贪婪的罪被称作是某种“既可悲又美丽”的事物12 不必介意贪婪的“美丽”没有出现在诸多受害者身上,也不必介意它使贪婪的灵魂变得丑陋。所有的罪恶都是如此;它们造成的破坏远超过它们的吸引力。

曼德维尔和那些喜欢他的人轻而易举地就把诗篇33:12节 (“以耶和华为神的,那国是有福的……”)和箴言14:34节 (“公义使邦国高举……”)的真理摒弃了。这不仅仅是对神的冒犯,也是对理性地冒犯。没有任何头脑正常的人会歌颂欺诈、乱性和酗酒。当然,有些人靠自己的不道德赚钱,而另一些人则通过与不道德作斗争,或收拾邪恶盛行过后的残骸来赚取财富。但没有人能从称颂罪恶中获益,因为罪会不可避免地把其参与者、帮助者、崇尚者,连同他们所生活的国家,一起拖至毁灭。

彼得和保罗警告说,要防备“狡猾捏造的13 和“亵渎的14 无稽之谈。这些话适用于任何时代——适用于曼德维尔的“启蒙运动”时代,也适用于如今这个堕落的时代。

注:
1

Irwin Primer为Bernard Mandeville的著作“关于宗教、教会和国家幸福的自由思想”(Free Thoughts on Religion, the Church, and National Happiness)写的“引言”, Irwin Primer编(New Brunswick, NJ: Transaction Publishers, 2001), 第4页。

2

蜜蜂的寓言是一部包含散文、议论文和诗歌的著作,但是曼德维尔在下面这首诗中对“寓意”加以总结。Bernard Mandeville著,“蜜蜂的寓言:或私恶即公利(The Fable of the Bees, or; Private Vices, Public Benefits)”,F. B. Kaye编,第1卷(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24), 第36-37页。

因此不必抱怨:只有傻瓜才会竭力
去使一个伟大而诚实的峰国
享有世上最多的便利,
既赢得战争的荣誉,且要生活安逸,
还没有重大的恶德;但这不过
是他们头脑里的一个理想国。
每当我们享受各种益处便利,
亦必定见到欺诈、奢侈和骄傲:
饥饿无疑是一种可怕的瘟疫,
但有谁代谢成长却不需要?
我们难道不该将酒业的繁荣
归于干枯、丑陋、扭曲的葡萄藤?
葡萄枝藤的蔓延虽无人注目,
却窒息了其他植物,终于成树;
但它一旦变得枯干而被切断,
便为我们提供果实,好美好甜:
只要经过正义的修剪约束,
恶德可见亦会带来益处;
要让一个民族可以崛起,
他们必定得被政府管紧,
如同饥饿让人们可以吃喝。
纯粹的美德无法将各国变得
繁荣昌盛;各国若是希望复活
黄金时代,就必须同样悦纳
正直诚实和坚硬苦涩的橡果。

3

M. M. Goldsmith著,“私恶,公利:伯纳德•曼德维尔的社会政治思想”(Private Vices, Public Benefits: Bernard Mandeville’s Social and Political Thought)(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第21-22页。

4

“曼德维尔是他那个时代最成功的作家和最声名远扬的人物之一。他的作品不仅仅出了好几版,而且真真正正地出了好几十版。”F. B. Kaye为Bernard Mandeville的著作“蜜蜂寓言”所写的“序言”,第25页。

5

Goldsmith著,“私恶,公利”,第144-145页。

6

同上,第147-148页。

7

同上,第149页。

8

同上,第150页。

9

Primer著,“序言”,第4页。

10

Alex Voorhoeve著,“伯纳德•曼德维尔,本月哲学家”(Bernard Mandeville, Philosopher of the Month), TPM在线:哲学家在线杂志TPM Online: The Philosopher’s Magazine on the Internet (2003年10月), http://www.philosophers.co.uk/cafe/phil_oct2003.htm (accessed July 12, 2005)。此点罔顾了一个事实:亚当•斯密实际上批判了曼德维尔。参考Goldsmith著,“私恶,公利”,第164页。

11

关于整个系列的批判性评论,参考Abram Van Engen著,“Books & Culture’s Books of the Week: Mistakes Were Made,”ChristianityToday. Com(2004年3月22日),http://www.christianitytoday.com/books/features/bookwk/040322.html (accessed July 14, 2005).

12

B. Bergeron著,“七宗罪”(The Seven Deadly Sins), 纽约公共图书馆网站New York Public Library Website (2005年1月),http://www.nypl.org/publications/deadlysins.cfm (accessed July 14, 2005).

13

彼得后书1:16节(2 Peter 1: 16) KJV.

14

提摩太前书4:7节(1 Timothy 4: 7) KJ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