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Español Français Ελληνικά Русский Português 中文(简体)
> 聖經原則 > 前蹤可尋 > 雋語名篇 > 當前動態
> 主頁 > 前蹤可尋 > 教會 > 世界宗教和世界觀 > “孤身對抗伊斯蘭教”:亨利•馬廷 -- [1781 - 1812]
> 類別

“孤身對抗伊斯蘭教”:亨利•馬廷(1781-1812)

那孤身一人、病弱乏力的基督徒斷然駁斥其穆斯林對手的論點時,帷幕內的辯論氣氛馬上變得可以媲美帷幕外急劇升高的溫度。亨利•馬廷(Henry Martyn,1781-1812)於1812年5月抵達大不裏士(Tabriz),期盼能將自己翻譯的一份波斯文新約聖經贈予沙(Shah),即伊朗統治者,以獲得他的稱許。然而在此之前,沙的微視大臣(vizier1 命令馬廷先與一眾伊斯蘭教教師(mullah)進行辯論。一兩個小時後,大臣介入他們的辯論,並下達最後通牒:“你最好承認‘神是神,而穆罕默德 是神的先知。’”此時,人人皆屏息不動,大家都不約而同地看著馬廷。事後馬廷回憶此事時說:“我說‘神是神,’並說‘耶穌是神的兒子’,但沒說‘穆罕默德是神的先知。’”那些伊斯蘭教教師厭惡地起身離席,而大臣則不讓馬廷會見沙2

十五年前,沒有幾個人能想像得到這樣的場面。1797年10月,馬廷進入劍橋大學攻讀數學。五年後,他成為古希臘與羅馬的語言和文學研究者。作為一位傑出學者兼語言天才,面對學術生涯的召喚,馬廷竟毅然選擇放棄。1803年,查理斯•西蒙 (Charles Simeon3 邀請馬廷擔任他的助理牧師。在西蒙的影響下,這個年輕人立定心志到國外事奉基督。

離開了心愛的女人,馬廷以東印度公司傳教士的身份,在1806年4月抵達印度,負責向當地的英國駐地軍人傳福音。然而,他心中的負擔卻是當地土生土長的穆斯林及印度教 居民。不久之後,他不顧炎熱的天氣、眾人的反對、以及欠佳的身體狀況,向他們講道。馬廷也使用自己的語言技能,同時進行幾個翻譯項目,將新約聖經譯成波斯文、阿拉伯文以及烏爾都文,並且在1809年2月完成了烏爾都文版本聖經。

因為馬廷希望校訂波斯文新約聖經,並完成阿拉伯文新約聖經,他離開印度,在1811年5月進入伊斯蘭波斯的可怕地域。馬廷動身前往設拉子(Shiraz),即什葉派穆斯林的學術與詩歌重鎮。由於天氣酷熱,他在行程中都以一塊濕毛巾裹著臉和頸。一經安頓,馬廷便開始和一位當地人米爾劄•賽•阿裏(Mirza Seid Ali)合作,進行波斯文新約聖經的翻譯工作。他在九個月內完成了新約與詩篇的翻譯,將它們譯成準確易讀的當地語言。馬廷寫道:“這是我一生中過得最有意義的日子。”4

然而,馬廷在設拉子的日子並不平靜。身為穆斯林城市中唯一的基督徒,他很容易成為受攻擊的目標。地方政府不得不出面調停,制止人民不斷向他的房子投擲石頭。為了捍衛福音,馬廷與一眾伊斯蘭教教師進行冗長的談論,並撰文回應重要的伊斯蘭教教師米爾劄•易蔔拉欣(Mirza Ibrahim)所發表的捍衛伊斯蘭教之作。儘管馬廷在與蘇菲派(Sufis)交鋒時,只要一談到基督的神性,雙方的談話總是陷入僵局,但馬廷還是樂於與他們交鋒。馬廷在1812年5月離開設拉子去覲見沙之前,只有一個人歸信基督。但他于同年10月英年早逝之後,他的生命卻開始結出屬靈的果子。馬廷的波斯文版本聖經於1846年問世,直至1910年仍被使用,他所翻譯的聖經對現行的聖經版本仍起著重大的影響。

馬廷在反思自己的一生時曾說:“縱使我從未見證過一個當地人歸信基督,但神有他的計畫,他會使用我在工作中的忍耐和毅力,去激勵未來的傳教士。5 今天,波斯(現在的伊朗)仍被激進伊斯蘭教分子 的罪惡所控制,他們以武器及金錢為後盾,不斷發出恐嚇與霸道的訊息。雖然經常有人認為,政治與軍事方案能夠遏制伊斯蘭教的影響力,但馬廷犧牲自己的例子,無疑顯示了挑戰伊斯蘭教唯一可靠的途徑。願神差遣更多像馬廷一樣的人,以基督的真理來征服萬民。

注:
1

某些穆斯林國家或哈裏發統治區的高層官員,主要是國務部長。

2

理查 T. 法蘭斯《亨利•馬廷》,載S.M.霍頓《五位傳教先軀》(Richard T. France, “Henry Martyn,” in Five Pioneer Missionaries, ed. S.M. Houghton)Edinburgh: Banner of Truth Trust, 1965年,291頁。

3

英國劍橋聖三一教堂牧師。

4

同上,285頁。

5

同上,26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