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Español Français Ελληνικά Русский Português 中文(简体)
聖經原則
> 聖經原則 > 前蹤可尋 > 雋語名篇 > 當前動態
> 主頁 > 聖經原則 > 教會 > 世界宗教和世界觀 > (創世記13:18) -- 在幔利敬拜真神
> 類別

在幔利敬拜真神

18於是,亞伯蘭漸漸挪移帳棚,來到希伯侖幔利的橡樹附近,在那裏居住,也在那裏為耶和華築了一座祭壇。

創世記13:18 (新譯本)

宗教多元化和寬容的看法現今很有市場。這一思潮的代表者基本上在說,“因為我們知道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習俗和不同的宗教,所以我們不再能天真而又傲慢地以為,我們的宗教更優越。我們必須把世界上的宗教信仰作為一個整體來承認和接受”。確實,多元性充滿了吸引力,以至於文化評論者——乃至聖經注釋家——都把這種思想讀入了早先的時代,甚至一直到族長時代。亞伯蘭定居在幔利的橡樹附近便是一例。

創世記13章描繪了亞伯蘭和羅得分家的事。他們同樣富有,擁有很多羊群。當伯特利附近地區明顯不再能提供他們兩人的發展時,亞伯蘭便請他的親屬羅得先挑選想擁有的地方。羅得選中了約旦河繁榮的平原——很不幸的是,這裏正是所多瑪地區。亞伯蘭欣然接受了剩下來的高地,並在那裏安家。他可以選一個獨立的地方,遠離周圍異教徒的墮落腐化。但是他沒有,反而取道幔利的橡樹——那裏長期以來就是異教徒禮拜的地方。

有人說,亞伯蘭借這個選擇表達了對當地文化和風俗的尊重,這是出於禮貌、安全,也是出於容忍。但是這個論點被這節經文的最後幾個字顛覆。在這裏,亞伯蘭為他和他的上帝立下界標。就在各個部落的神被供奉的地方,亞伯蘭尊崇的是耶和華上帝。他並沒有把自己的宗教相對化;他反而在堅持自己信仰的獨特和優越性。而這是他的一貫作風,因為之前他也在另外一個迦南宗教聖地——摩利橡樹那裏——建了一座壇(12:6-7 )。他完全沒有追求妥協、折衷,反而選擇在偶像崇拜者的門口,為永活的上帝作一個堅實的見證。(也正是在幔利這個 “門口”,他和撒拉以後將獲悉,他們會老年得子。比較創18:1 )。

理查•尼布林(H. Richard Niebuhr)在他的經典著作《基督和文化》中,談到有那些寧願與世俗社會隔離的信徒(“基督與文化相沖”),還有那些傾向於恭敬地與文化精英融合的信徒(認為“基督與文化一致”)。但這兩者都不是亞伯蘭的選擇。他大步踏入敵人的版圖,樹起自己的旗幟;他的信仰是排他的,但不狹隘。

對那些傾向於躲在教堂的友好界限裏面,把世界拱手讓給魔鬼的牧者來說,亞伯蘭的榜樣帶來責備。在宗教市場的競爭中,屬上帝的人絕不會放棄宣講基督的獨特、必需和充分性,不論這個排他性信息會多麼令人討厭。事實上,不論文化處境如何,上帝的祭壇永遠不會不合時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