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Español Français Ελληνικά Русский Português 中文(简体)
前蹤可尋
> 聖經原則 > 前蹤可尋 > 雋語名篇 > 當前動態
> 主頁 > 前蹤可尋 > 教會 > 榮耀的教會 > 1893年世界博覽會上的普遍恩典
> 類別

1893年世界博覽會上的普遍恩典

60個人被塞進了一個木制的車廂,然後很快被帶到了一個250英尺的高度。連同另外35個相同車廂裏的乘客一起,他們向外望著超過630英畝、所曾看過最為壯觀的景象。他們是第一架摩天輪的乘客,位於一條改建過的“開羅街”旁邊的“普萊桑斯中間道(Midway Plaisance)”。這是1893年在芝加哥的世界美洲博覽會(在哥倫布登陸美洲400年紀念日),可以說是“有史以來最大的世界博覽會。1 有超過2500萬人參加。

這是一個讓人驚奇的時刻,因為博覽會的遊客看到了許多第一:愛迪生電影放映機的活動圖像;拉鏈;電動洗碗機;傑邁瑪姑媽(Aunt Jemima)的烤餅組合,多汁的水果口香糖,琥珀爆米花,還有麥片2 他們還被在農村從來沒有遇到過的圖像和想法弄得目瞪口呆:“小埃及”以她的danse du ventre(肚皮舞)讓一大群人反感3 而且斯瓦米•韋委卡南達(Swami Vivikenanda)在世界宗教議會的出現,意味著印度教的公共關係得到了一個意外收穫4

博覽會結出了混合的果實。隨同科技奇跡而來的,是對宗教相對主義和世俗化的更大接納。但是,這個龐大事業的屬靈基礎仍是一個自覺對聖經中的神負責的國家。基督教的意識顯然無處不在。這一天的確不同,就像如下項目所見證的那樣:

1. 當像海一樣的人潮——沿著湖岸長半英里、深一百英尺——坐著等候7月4日的焰火表演時,有人開始唱起“更近我主”。數千人加入了他的歌唱5

2. 衛理公會主教查理斯•福勒(Charles Fowler)在140,000人前的奉獻禱告6 包括有這樣的話,“我們感謝你,藉著你挪去了我們一切罪的兒子,啟示你自己。7

3. 在這同一個奉獻儀式上,一個5000人的唱詩班演唱了亨德爾(Handel)的“哈裏路亞”大合唱,而且由500名音樂家伴奏8

4. 在他正式的“美洲致辭”中,昌西•戴普(Chauncey Depew)說,“使美洲成為可能,並反過來影響歐洲……的力量,是家庭火爐邊打開的聖經。9

5. 哈裏特•門羅(Harriet Monroe)創作的官方詩歌“美洲頌”,把哥倫布描繪成“被上帝的氣息所驅動,進入到西部遠方。10

6. 為了尊重主日,國會把它部分資金用於周日的停業。芝加哥特載了此事,允許遊客們周日在場所閒逛。但是機器和商品廣告都要關門11

7. 蒂梵尼玻璃和裝飾公司(對比蒂梵尼燈)的路易士•蒂梵尼(Louis Tiffany)修建了一個彩色玻璃的教堂,中間的窗戶上寫著“從十字架而來的後裔。12

8. 藝術宮(The Palace of Fine Arts)特別宣傳名為“逐出伊甸園(The Expulsion from Paradise)”和“聖家族逃往埃及(The Flight into Egypt)”的油畫,以及名為“基督醫治病人(Christ Healing the Sick)”和“基督使睚魯女兒從死人中復活(Christ Raising the Daughter of Jairus from the Dead)”的雕塑13

9. 因為很多學生嚮導都是宗教專業,以至於遊客給他們所推的租用旋轉椅子起名為“福音戰車”14 展覽會上的“白城”被普遍當成了《天路歷程》中約翰•班揚(John Bunyan)的“天城”15

10. 為顯示他們的聖經知識,遊客們用路易斯安那式的幽默稱由一整塊木頭雕刻的自由女神像為“羅得之妻”16

這裏是一種浸透著——而且不恥於——聖經的文化。牧師受到極高的尊重。商業和藝術反射著敬虔。讚美詩和基督教書籍成為文化的圖示。信仰批評家們聲稱,基督徒的虔誠是文明的敵人,然而1893年的世界博覽會卻表明,一種浸透著福音文化的香氣並不會排斥世界,反而對於這個在關注的世界是一個迷人的見證。

注:
1

John E. Findling著,《世界博覽會的歷史辭典(Historical Dictionary of World’s Fairs and Expositions)》, 1851-1988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 1990).

2

Erick Larson著,《懷特城的罪惡:在改變美國的集市上的兇殺,魔術,和瘋狂(The Devil in the White City: Murder, Magic, and Madness at the Fair That Changed America)》(New York: Crown Publishers, 2003).

3

David F. Burg著,《1893年的芝加哥懷特城 (Chicago’s White City of 1893) 》 (Lexington, Kentucky: The University Press of Kentucky, 1976),第222頁。

4

同上,第330頁。

5

Larson,第290頁。

6

Burg,第102頁。

7

西北大學檔案。(福斯特是這所大學的一位校長)

8

Larson,第181頁。

9

Rossiter Johnson著,《A History of the World’s Columbian Exposition, Held in Chicago in 1893, By Authority of the Board of Director》,第一卷。(New York: D. Appleton and Company, 1897),第297頁。

10

Johnson,第272頁。

11

同上,第359-365頁。

12

Major Ben C. Truman著,《History of the World’s Fair, Being a Complete Description of the World’s Columbian Exposition from its Inception》(Washington: Columbian National Commission, 1893),第219頁。

13

同上,第379-395頁。

14

Robert Muccigrosso著,《歡慶新世界:1893年芝加哥的每週博覽會(Celebrating the New World: Chicago’s Columbian Exposition of 1893)》(Chicago: Ivan R. Dee, 1993),第84頁。

15

Burg,第291頁。

16

Larson,第24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