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Español Français Ελληνικά Русский Português 中文(简体)
> 聖經原則 > 前蹤可尋 > 雋語名篇 > 當前動態
> 主頁 > 前蹤可尋 > 教會 > 衰落中的教會 > 新郎來了——19世紀:每況愈下的教會紀律
> 類別

新郎來了——19世紀:每況愈下的教會紀律

威廉•詹森(William B. Johnson)牧師在開導因習慣性犯罪而剛剛被開除教籍的伊莉莎白•鐘斯(Elizabeth Jones)。詹森牧師提醒鐘斯,她從最初信奉基督之名時就當承擔的義務,以及她如何未能履行這些義務。雖然鐘斯遭受了“嚴厲的譴責”,但詹森牧師的“鼓勵之話深深印在她的良心上,促使她從歧途轉向主的寬恕和憐憫。1

此事件發生於1812年6月21日的喬治亞州薩凡納市第一浸信會。與現在不同的是,這類事件在那時司空見慣。因為會眾們相信,神會以復興祝福一個純潔的教會,又加上耶穌(太18:15-18 )和保羅(林前5:1-3 )的教導,因此他們以最嚴肅的態度實施教會的紀律。

內戰前,美國南部的浸信會每年開除幾乎百分之二的成員2 當一個人加入教會時,他也自願將自己歸入教會弟兄姐妹的權柄之下:他知道生活會受到監督,在必要情況下,教會會斥責、甚至開除他。教會通常每月舉行一次常務大會(或事務會議),其中多數時間都花在紀律問題上——譴責這位、規勸那位、任命某委員會做調查、或聽證報告。他們特別注重醉酒、姦淫、毆鬥等諸如此類的行為,因為這些行為眾所周知,會讓基督之名蒙羞。

沒有人真正號召過終止教會紀律,或宣稱過反對教會紀律。然而從1920年代開始,教會紀律便消逝無蹤影。一名浸信會牧師在1910年寫道:“看來,教會紀律已是陳年舊事,將隨著過去的化石殘骸一同作古了。”另一牧師哀痛道:“我們已不再要求會眾過最起碼、得體的基督徒生活。3 教會紀律每況愈下的原因,其一是城市化——人們拋棄了美國小鎮裏彼此負責的環境。另一原因,則是逐步沉迷於“有效率”和“人數增長”的教會發展模式4

約翰•達格(John L. Dagg)曾說過:“教會沒了紀律,也就沒了基督。5 今天聽來,這句話正是判決之言,因為教會已經被社會接納觀及對其自身的寬容所引誘。如果教會要再度成為基督在地上的信使,她必須重拾其呼召,作基督完美無瑕的新婦。

預防勝於治療,對教會而言也不例外。“塑造式紀律”比“矯正式紀律”更可取。培養信徒們的聖潔,遠比因不聖潔而開除他們要好得多。但是,一個教會若沒有開除教籍的決意,就像一家不做手術的醫院。如果神的子民真正渴望作新約的教會,那麼即便疼痛萬分,也必須作好準備——既要以鼓勵作鎮痛劑,也要拿得起開除教籍的手術刀。

注:
1

格高理•威爾斯《民主的宗教:美國南部浸信會中的自由、權柄與教會紀律(1785-1900年)》(Gregory A. Wills, Democratic Religion: Freedom, Authority, and Church Discipline in the Baptist South, 1785-1900,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43-44頁。

2

同上,22頁。

3

同上,116-117頁。

4

同上,116-138頁。

5

約翰•達格《論教會秩序》(John L. Dagg, A Treatise of Church Oder, Charleston: Southern Baptist Publication Society, 1858),274頁。摘引自 Mark Dever, “The Noble Task: The Pastor as Preacher and Practitioner of the Marks of the Church” 收錄於 Polity, ed. Mark Dever ( Washington, DC: Center for Church Reform, 2001) ,1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