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Español Français Русский Português 中文(简体)
當前動態
> 聖經原則 > 前蹤可尋 > 雋語名篇 > 當前動態
> 主頁 > 當前動態 > 教會 > 牧師、文化和公共責任 > 死亡作品
> 類別

死亡作品

奧地利大公弗朗茨•斐迪南(Franz Ferdinand)在塞爾維亞的薩拉熱窩被刺殺,引發了1914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戰。然後,隨著日本、義大利和德國分別入侵中國、埃塞俄比亞和波蘭,1930年代爆發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然而,常春藤聯盟的社會學家菲力浦•瑞夫(Philip Rieff)卻聲稱,當弗裏德里希•尼采宣佈“上帝死了”時,可以說在1882年就已爆發了一場更猛烈、持續更久的“世界征戰”1 參與這場大規模征戰的,並非同盟國、軸心國和聯盟國家,而是“第一世界”、“第二世界”和“第三世界”(從總括性的文化角度來說)——其中更以後兩個“世界”為主角。

據瑞夫的觀點,全新的第一世界是諸神癡迷的異教世界,包括古希臘奧林匹斯山上的諸神、澳大利亞內地土著居民的神靈。第二世界是一神論的世界,是永活的神頒佈各種禁令的世界。第三世界可說是充斥各種毀滅的世2 ,因為它致力於毀滅第二世界的文化,甚至文化本身,並極力推崇一個“無道德無宗教的世界”3 這個世界遵循隨著時代變化的各種所謂“價值觀4 、而非任何誡命。不同於第一世界的禁忌、第二世界的神所頒佈的“禁令”,第三個世界以開罪(藉口和例外)開始,以“犯罪”結束——前時被譴責的罪惡現在被歡迎5

從第一世界到第三世界的轉變,也是一個從命運到信仰再到虛構的轉變。如今剩下的只是一處“沒有真理,只有華麗外衣包裹著各種私利”的地方6 這裏曾經擁有“真理的道路”(“從上而下的垂直權威”)和“神聖7 ,現今只剩下人類的虛傲和放蕩的通行證。這個世界的相對多元文化主義 ,實際上已經成為一種反文化主義8 當人類撇棄自己真正的主人之後,就只能“被自己的欲望所奴役”。

受“憎恨和忿怒意識形態”的驅動,教導那些“打破一切舊世界”的傢伙們“自尊心治療法”的學校,決意摧毀“白人男性、父權制、性的生理限制、統治階層、資本主義、寵物所有權、法律,以及對男性和女性的一切阻擾”9 這種“第三世界的教育不過是一種洗腦,極力讓人們進入一種一切皆有可能的虛幻世界10——一個沒有任何限制的世界。

瑞夫稱這種甘於沉淪之人的作品為“死亡作品”,而且這類“逆反藝術家”可謂聲勢浩大。如美國詩人華萊士•史蒂文斯(《關於最高虛構的劄記》)[Wallace Stevens,Notes Toward a Supreme Fiction] 11、愛爾蘭作家詹姆斯•喬伊絲(《為芬尼根守靈》)[James Joyce,Finnegans Wake]12 、美國小說家約瑟夫•康拉德(《黑暗之心》)[Joseph Conrad,Heart of Darkness] 13、維也納精神病學家西格蒙德•佛洛德(《摩西與一神論》)[Sigmund Freud ,Moses and Monotheism] 14、德國專制君主阿道夫•希特勒 (《我的奮鬥》)[Adolf Hitler,Mein Kampf]15 、西班牙藝術家帕布羅•畢卡索(《亞威農少女》)[Pablo Picasso,Les Demoiselles d’Avignon]16 、法國藝術家馬塞爾•杜尚(《給予》)[Marcel Duchamp,Etant donnés] 17、英國哲學家路德維希•維特根斯坦(《哲學探究》)[Ludwig Wittgenstein,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s] 18、美國廣播員布賴恩特•岡貝爾(Bryant Gumbel,全國廣播公司節目《今日秀》對拉爾夫•阿伯納希[Ralph Abernathy]牧師的刁鑽訪談19 、美國最高法院法官哈裏•布萊克蒙(Harry Blackmun,羅伊訴韋德案 [Roe v. Wade]的多數意見20 、美國電影製作人馬丁•斯科西斯(《盜亦有道》)[Martin Scorcese,Goodfellas]21 、美國攝影家羅伯特•梅普爾索普(《自畫像》)[Robert Mapplethorpe,Self-Portrait] 22、法國哲學家蜜雪兒•福柯(《知識考古學》)[Michel Foucault,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23

作為猶太人,瑞夫提倡希伯來人(以及聖經中)的shuv(懺悔)24 他贊成各種“禁令”和教皇本篤(Pope Benedict)的“不可”,如“基督徒不可墮胎、不可離婚、不可發生同性戀行為。25 而且瑞夫很看重那些“神聖信使”的作品,如亞歷山大•索爾仁尼琴 (Aleksandr Solzhenitsyn),其作品《古拉格群島》(Gulag Archipelago)被譽為“前所未有、最偉大的回憶錄和殉教史” 26不幸的是,瑞夫誤以為恩典的福音對“神聖秩序”提出了挑戰,因而也對基督教信仰產生懷疑。雖然他卡在西奈山上,不過在這個野蠻的第三世界裏27 西奈山未嘗不是一個好的起點。

注:
1

菲力浦•瑞夫《我在死亡作品中的人生》(My Life among the Deathworks),Charlottesville, VA: University of Virginia Press, 2006年,69頁。

2

同上,199-200頁。

3

同上,5-7頁。

4

同上,11頁。

5

同上,12頁。

6

同上,14頁。

7

同上,12頁。

8

同上,14頁。

9

同上,173頁。

10

同上。

11

同上,38頁。

12

同上,28、94頁。

13

同上,41頁。

14

同上,67頁。

15

同上,75頁。

16

同上,107頁。

17

同上,109頁。

18

同上,146頁。

19

同上,153頁。

20

同上,154頁。

21

同上,184頁。

22

同上,198頁。

23

同上,206頁。

24

同上,60頁。

25

同上,59頁。

26

同上,192頁。

27

同上,19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