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Español Français Русский Português 中文(简体)
當前動態
> 聖經原則 > 前蹤可尋 > 雋語名篇 > 當前動態
> 主頁 > 當前動態 > 教會 > 牧師、文化和公共責任 > 銀幕上的信心
> 類別

銀幕上的信心

“石牆!石牆!”,亞曆克斯•肯德里克(Alex Kendrick)正大聲呐喊,激勵他的橄欖球隊要以尼希米重建耶路撒冷城牆的熱情和毅力,堅持防守到最後。此刻,攝影機正在為電影《面對巨人》(Facing the Giants)拍攝關鍵的一幕戲。工作人員及演員已經拍攝了將近六個星期,他們當中除了五位專業人員之外,其餘全都是舍伍德浸信會(Sherwood Baptist Church)的自願工作者1

2002年,“傳媒牧師”亞曆克斯•肯德里克讀到了喬治•巴納(George Barna)的報告。該報告指出,現今世代最有影響力的是電影院。他隨即受到進入基督教電影事工的呼召。亞曆克斯做好在必要時離開教會職務的準備以後,就去找主任牧師邁克爾•卡特(Michael Catt)商量。卡特牧師不僅贊同他的異象,還深信舍伍德浸信會亦能透過電影“從喬治亞州的奧爾巴尼影響全世界” 2於是,舍伍德影片公司成立了3

亞曆克斯和他的弟弟斯蒂芬(Stephen)把他們教會自身的經驗變作劇情的素材:一支橄欖球隊因復興而激發了他們的得勝;一對不育的夫婦將自己結婚多年無所出的境遇交托神,最後得到兩個孩子;一所學校買了一輛車子給他們的橄欖球教練4 肯德里克解釋說,這部影片所表達的是把看起來不可能的事交托給神,而拍攝這部影片本身就反映了這個信念。所以,沒有哪一個鏡頭或排演是不經過禱告的。有人認為肯德里克瘋了——連紐約和洛杉磯的電影系學生尚且都有許多無人問津的電影作品。是什麼讓肯德里克相信他的影片能夠脫穎而出?他答道:在神凡事都有可能。在這部影片身上所發生的事,若非有神的參與,不然都無從解釋5

舍伍德影片公司希望使用深受歡迎的基督教樂隊“第三天”(Third Day)的一首歌曲。為了獲得許可,他們聯繫了“第三天”的唱片公司普羅維登(Provident Music)。起初,該唱片公司婉轉拒絕,因為覺得教會是沒有能力拍攝電影的。最後,該唱片公司答應循例觀看一次影片。普羅維登唱片公司的總裁和全體員工看完這部影片之後,告訴舍伍德,只要他們需要,無論哪一首歌曲都可以使用,並且還請求他們同意將影片送到普羅維登的總公司索尼影視公司(Sony)。緊接著,這部影片便納入撒母耳•戈爾德溫影片公司(Samuel Goldwyn Pictures)的旗下。“我們從未上過索尼的門去央求什麼。我們只是向神禱告,問祂是否願意成就這事,結果神真的成就了!6

這部影片的編劇、執導、演出和編輯,令肯德里克想起了門徒彼得邁步下船、走在水上的事。儘管對他來說,這項艱巨的工作猶如千斤重擔,但他和他的教會不斷為此禱告。正是這種完全信賴神的信念,肯德里克才得以成功。電影放映八周以後,便有715人致信肯德里克,表示他們觀看這部影片後,便把自己的生命交給基督。另外還有上千人表示,他們的生命也從此獲得改變。《面對巨人》上映16周,一部耗資僅10萬美元的影片,就有超過1000萬美元的盈利7

肯德里克回憶說:“我們的心願是使用這個媒介去影響大眾。基本上,我們的想法是,耶穌會到市集、海邊、會堂去,而且他會用比喻和故事吸引大眾,並把真理帶給他們。”所以舍伍德的信徒也按他們的領受來跟隨基督的帶領。也許這個見證會激勵其他教會,以及一些小型獨立的基督教電影製作人加入使用這種見證形式的行列。確實,在這世間上少不了會有世俗的歌利亞,但神的子民卻可以利用電影來對抗這些巨人。

當然,教會不應因為這些事而轉移注意力,忽略了講道的重要性。講臺上所宣講的福音是無可取代的。但是,我們也沒有理由認為,神只允許教會說教,不許祂的教會使用聖徒的藝術才華,向世界傳揚祂的全部計畫。

注:
1

《影片幕後花絮》(About the Film: Behind the Scenes),Facing the Giants Website, http://www.facingthegiants.com/dvdabout_bts.php (訪閱於2007年4月11日)。舍伍德浸信會坐落於美國喬治亞州的奧爾巴尼市。五位元專業人員包括電影攝影技師、音響師和燈光師。他們使用的是一台蘋果電腦PowerMac G5,編輯高清影像之後,才轉換成電影。整部影片都在奧爾巴尼取景,演員的服裝也通常是自備的。

2

《預告、電影片斷及更多》(Trailers, Clips & More: Videoclips),Facing the Giants Website, http://www.facingthegiants.com/dvdmedia.php (訪閱於2007年4月11日)。亞曆克斯•肯德里克以為他得辭去副牧師的職務,但邁克爾•卡特要求他繼續任職。

3

肯德里克兄弟為舍伍德影片公司另外編寫和製作了影片《飛輪》(Flywheel),于2003年發行。這部影片在奧爾巴尼當地一家影院首次公演。影片由私人贊助,耗資2萬美元。此片可在http://www.flywheelthemovie.com/ 免費下載。

4

菲爾•博特賴特《本年度最具啟迪性的電影:面對巨人》(Phil Boatwright, “The Most Inspiring Film You’ll See All Year: Facing the Giants”) Family Movie Review: Filmmaker Interviews, 2006年10月, http://preview.gospelcom.net/interviews/kendrick.html (訪閱於2007年4月12日)。

5

亞曆克斯•肯德里克、馬克•紐曼博士,接受鮑勃•克理滕登的採訪(Alex Kendrick, Dr. Mark Newman, interviewed by Bob Crittenden)Faith Radio: Meeting House,2006年10月27日,播客上的評論,http://www.faithbroadcasting.org/。甚至幾番“周折”都激起了公眾的關注之情。美國電影協會(Motion Picture Association of America, MPAA)因“主題內容”而把這部影片列為PG級(家長指導)而不是G級(適合所有年齡階層)。肯德里克覺得,這部影片涉及了不育課題,所以沒有反對。不過索尼影視公司和普羅維登唱片公司卻致電美國電影協會,要求澄清此事。美國電影協會解釋說,那是因為這部影片是在提倡基督教。肯德里克、普羅維登唱片公司和索尼影視公司被驚呆了,不過肯德里克並沒有對這個分級提出異議。然而,一名記者獲悉此事後採訪了他。幾乎同一時間,《早安美國》(Good Morning, America)、福克斯新聞台(Fox News)、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時代週刊》(Time magazine)都採訪肯德里克。隨後美國家庭協會(American Family Association)得悉這件事,便鼓勵基督徒發電子郵件給美國電影協會,要求做出變更——超過14萬人發了資訊給評委會。美國電影協會在壓力之下,便改了一套新版的說法,發佈在《洛杉磯時報》(Los Angeles Times)上。國會議員羅伊•布倫特(Roy Blunt)也加入激憤大眾的陣線上。結果,舍伍德影片公司獲得大量的免費宣傳。見亞曆克斯•肯德里克《專訪:面對批評者》(Interview: Facing the Critics)by Mark Moring, Christianity Today Website, 2006年9月26日,http://www.christianitytoday.com/movies/interviews/alexkendrick.html,(訪閱於2007年4月11日)。

6

肯德里克和紐曼,同上。

7

基督徒圈子中一個迫切(也有恰當)的疑問是:“亞曆克斯•肯德里克究竟會怎樣處理這筆錢?”。這些錢大部分會用來投資舍伍德影片公司的藝術事業以及肯德里克的電影事工。其餘將會獻給奧爾巴尼社區,當地已有一座體育公園在興建當中。見邁克爾•福斯特《〈面對巨人〉DVD未發行,已超過1000萬美元票房紀錄》(Michael Foust, “‘Facing the Giants' Tops $10 Million at Box Office ahead of DVD Release”) Baptist Press, 2006年12月29日,http://www.bpnews.net/bpnews.asp?ID=24684,(訪閱於2007年4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