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Español Français Ελληνικά Русский Português 中文(简体)
當前動態
> 聖經原則 > 前蹤可尋 > 雋語名篇 > 當前動態
> 主頁 > 當前動態 > 教會 > 牧師、文化和公共責任 > 牧師不願談論公眾議題的原因(上)
> 類別

牧師不願談論公眾議題的原因(上1

“針對基督教保守分子從政這個議題,請問你怎麼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的訪談節目主持人萊利•金(Larry King)靠著椅子,等待嘉賓的回答。葛培理 (Billy Graham)答道:“對於政治,我向來避而不談。最近很多人問我,為什麼不針對某些議題表明自己的立場。我覺得自己應該談論的,是基督的福音,上帝愛你,祂願意寬恕你。而你要信靠祂。我想這就是我該說的。如果我談其他議題,那只會導致我的會眾在這些議題上意見分歧。2

這個答案出自一位最有名的現代佈道家之口,但這也可能會是美國一般福音派牧師的答案。畢竟,乍聽之下,葛培理的想法還是懂得輕重之分的。牧師的首要任務是贏得人的靈魂,他應當處理的是信仰上的事。傳福音是牧師最重要的任務,他不能為與之無關的事而分神。再說,談論諸如有關於生命的莊嚴或戰爭之類的公眾議題,實際上只會妨礙牧師的成功。正如《波士頓環球報》(Boston Globe)記者布賴恩•麥奎利(Brian McQuarrie)報導某位牧師的聲望時,透過報導的標題,以認同的口吻評論道:“不談政治,發展信仰,這位牧師因此深得人心。3

經常有人假定,牧師較有智慧的做法是不去理會社會議題。那麼,我們應當怎麼看待這種假定?教會確實應該當心,不要由於太過認同時下任何一種政治意識形態4 然而,我們也非常有必要認為,教會樂於與普遍具有爭議性的文化課題劃清界限,卻是個糟糕透頂的主意。這些理由是:

1.神的僕人沒有權力把聖經的討論範圍,僅僅局限於個人信仰以及解釋聖經方面。先知提出了當時重大的社會議題,並往往因他們的話觸犯了君王而身陷險境。此外,猶太和羅馬當權者也認為,主耶穌宣告神之國度的信息,會對他們的政權造成威脅。

2.如果傳道人選擇不為他的會眾講解現今的重大危機,那麼放心好了,有人會這麼做!畢竟,這個世界是不等人的。後果就是出現一群自詡為信仰發言人的人,他們的腔調和方針,往往導致一般的基督徒覺得連看電視也是件羞愧的事。這些可憐的信徒還會不會因為想到,“至少我知道我的牧師在這些議題上的立場是什麼”而稍微寬心?

3.問問這種對政治退避三舍的牧師,他們的原則是否放之四海皆准,是不為過的。如果他的答案是“是”,那就表示了他的漠不關心。至少從歷史的角度來看,他對奴隸制的廢除、美國民權運動,甚至是共產黨的隕落都置若罔聞。因為我們實在很難想像,要是沒有約翰•牛頓 (John Newton)大力反對奴隸販賣;沒有小馬丁•路德•金 (Martin Luther King, Jr.)領導眾人與結構性的種族主義針鋒相對;沒有卡洛•沃伊蒂瓦(Karol Wojtyla,即教皇若望•保祿二世 )在東歐鼓勵眾人反抗共產主義 的暴政,這些偉大的改革運動還會不會有發生的可能。

在信仰課題上,與像葛培理 這樣一位敬虔的僕人產生歧見可不是小事一樁。與大眾的意見或盛行的看法相違背,當然不是件讓人自在的事,尤其這還涉及一個人的事工。然而,如果有些議題牽涉到大眾的生活層面,可能影響到每個人的生活(例如,誰有生存的權利、人是否有死的權利、個人對國家的責任是什麼,國家對個人的責任又是什麼),這些就都是神的僕人必須面對的議題。決定加入這場公開辯論,也許會引發一場爭論;但要化解這場爭論,除非有人真的已經傳講了神的全部計畫。

注:
1

見《關鍵時刻雜誌》,《牧師不願談論公眾議題的原因(下)》

2

葛培理接受萊利•金的訪問,《萊利•金直播》(Larry King Live)CNN, 2005年6月26日, http://transcripts.cnn.com/transcripts/0506/26/lkl.01.html (訪閱於2005年11月4日)。

3

布賴恩•麥奎利《不談政治,這位牧師因此深得人心》(“Pastor Rivets Many without Politics”) Boston Globe, 2005年10月11日, http://www.boston.com/news/nation/articles/2005/10/11/pastor_rivets_many_without_politics?mode=PF (訪閱於2005年11月4日)。

4

本系列的下篇將會討論這一類教會應該當心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