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Français Русский Português 中文(简体)
前蹤可尋
> 聖經原則 > 前蹤可尋 > 雋語名篇 > 當前動態
> 主頁 > 前蹤可尋 > 教會 > 牧師、文化和公共責任 > 防御维吉尼亚的讲坛——塞缪尔•戴维斯 -- [1723 - 1761]
> 類別

防御维吉尼亚的讲坛——塞缪尔•戴维斯(1723-1761)

1755年7月10日,法国和印第安武装部队在迪凯纳堡(Fort Duquesne),也就是今天宾西法尼亚州的匹兹堡(Pittsburgh, Pennsylvania)附近,战胜了布雷多克将军(General Braddock)的军队。军事上的失败使维吉尼亚暴露在来自北方入侵的风险中。事实上,印第安人很快利用这个裂口入侵维吉尼亚。在他们前进的道路上,沿路的居民都惶恐不安,而救援似乎也于事无补。维吉尼亚不仅没有征召军队,许多定居点也都没有意识到事态的紧急,这使维吉尼亚成了敌人唾手可得之地。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塞缪尔•戴维斯(Samuel Davies)牧师发表演说为止。

约拿单•爱德华滋 (Jonathan Edwards)之后成为普林斯顿大学校长的长老会牧师戴维斯,在那场战役的十天之后,仿效先知在以赛亚书22:12 呼召的信息——哭泣、哀号、剃光头发、穿上麻衣,为英军的败北哀悼1 一个月后,他向一群新征召的志愿者讲道,引用了撒母耳记下10:12 :“要刚强;为了我们的人民和我们神的众城镇,我们要刚强!愿耶和华成全他看为美的事。”(另外,他也以赞许与预言式的口吻,提及一位年轻的司令,这位司令因为在迪凯纳堡救出一名生还军人而为人称道:“我可以向大家指出这位年轻的英雄[乔治•]华盛顿上校,我无法不去期待,上帝迄今为止以这么明显的方式保守他,是为了让他负责一些重要的服事。”2

接下来的几年,戴维斯发表了更多有关战争的讲道,以招募新的部队去应战。他于1758年5月发表一篇特殊信息后,就立即招募到了一支完整的连队,前来报名的志愿者人数远远超过当时所需。他的道以《怯懦的诅咒》为题,被广为传诵。他在那篇讲道中呼吁:“在这种境况下,拿起武器保卫我们的国家,在神的眼中不是我们的责任吗?不是神大声呼召我们去做的吗?……热爱信仰的人们,应征入伍吧,因为你们的信仰受到了威胁。3 他要求人们去想一想,他们的新教信仰在法国和印第安人统治下将会受到的压迫,他也强调这样的抵抗是高尚的4

戴维斯在保护维吉尼亚的英国侨民方面,扮演了关键的角色。美国的宗教自由可说是在维吉尼亚被孕育,后来才被编进美国宪法的第一修正案。而戴维斯坚持住在维吉尼亚,印证了他勇敢和牺牲的本性。1752年,戴维斯看见殖民地上有众多不顺从国教(即官方的英国圣公会)的人,便写信给伦敦主教,要求主教准许他牧养这些人。他这样谈到他的呼召:

我的故土宾西法尼亚州和北部其它许多殖民地的各地会众,都诚挚地一再恳求我在他们中间定居;在那里,至少我可以过着和他们一样的生活,享受无与伦比的安逸﹑悠闲﹑平安,并因为有我的弟兄常常伴我左右而快乐无比;在那里,我可以永远也不会被世上的喧闹和繁忙缠扰,反而可以藏身于众多优秀的弟兄当中,在一个安静的角落里,用我的一生为神和他的教会尽绵薄之力,虽然这极可能使我成为一个无关紧要的人物,但这却更契合我好隐逸的禀性5

为了他的教区居民以及他所服事的更广阔社会,戴维斯牧师没有逗留在自己的安乐窝里,享受更好的“安逸﹑悠闲和平安”,这实在让人叫好。他放下了自己好隐逸的禀性,踏上维吉尼亚的舞台,在教会以及神的家中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伟大的天国仆人。

注:
1

塞缪尔•戴维斯《塞缪尔•戴维斯牧师讲道集三卷》(Sermons by the Rev. Samuel Davies . . . in Three Volumes),Philadelphia: Presbyterian Board of Publication, 1864年,19页。

2

威廉•司布拉格《戴维斯校长追思录》(William B. Sprague, “Memoir of President Davies”),同上,20页。

3

塞缪尔•戴维斯《怯懦的诅咒》(Curse of Cowardice),载于Resistance and Revolution 1755-1783, 录于 The Annals of America, vol. 2,Chicago: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1976年,25页。

4

“我完全深信,我所说的都是奉祂的旨意而说;凡不顺服的人都会招致祂的诅咒”,同上。

5

塞缪尔•戴维斯《塞缪尔•戴维斯牧师讲道集三卷》,1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