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Español Français Ελληνικά Русский Português 中文(简体)
前蹤可尋
> 聖經原則 > 前蹤可尋 > 雋語名篇 > 當前動態
> 主頁 > 前蹤可尋 > 教會 > 牧師、文化和公共責任 > 無所畏懼——斯坦尼斯勞主教的見證 -- [1079年]
> 類別

無所畏懼——斯坦尼斯勞主教的見證(1079年)

1079年4月11日,波蘭國王博萊斯瓦夫二世(Boleslaus II)怒氣衝天,御駕親征,前去迎接別人對他的統治所提出的挑戰。博萊斯瓦夫帶了一隊精兵,決意在這次行動中將對手趕盡殺絕。但他的怒火並不是沖著政府大臣、攝政王或將軍而發。這位國王乃是沖著他的牧師而來。

十一世紀的波蘭,教會對任何的國家決定,只有點頭的份,教會的“主教、修道士團體、牧師……完全得看國王的臉色辦事。1 喜怒無常的博萊斯瓦夫二世執掌大權以後,情形變本加厲,因為這位國王“不僅貪得無厭,而且兇狠殘暴。2 由於害怕國王的脾氣,教會上下噤若寒蟬,緘口莫言。不過,這股懦弱的風氣卻被克拉科夫(Kraków)的主教斯坦尼斯勞(Stanislaus)所打破。

斯坦尼斯勞出身貴族,當時以偉大的佈道家和社會改革家的身份聞名3 斯坦尼斯勞曾多次當面責備國王博萊斯瓦夫。雖然國王屢次向斯坦尼斯勞承諾悔改,但他的行為卻未曾改善。

一次,博萊斯瓦夫因為向某位貴族的貌美妻子求愛不遂,竟把人家的妻子擄走並關押起來。斯坦尼斯勞聞訊後,即刻採取行動。當斯坦尼斯勞受批准覲見這位坐在皇位上的惡徒時,他要求國王釋放那名婦女,並為自己的罪行悔改,否則立即開除國王的教籍。而且,斯坦尼斯勞痛斥國王的野蠻行徑,警告說,如果不趕快尋求神的寬恕,民眾的叛亂也就指日可待了。

作曲家弗蘭茲・李斯特(Franz Liszt)憑藉想像,擬出主教和國王之間的對話,並通過動人的歌劇使這段故事流傳千古:

主教:陛下到底是怎麼想的?……(我只想到)要阻止我的百姓有褻瀆神的行為。

國王:你的百姓!你竟膽敢在本王面前口出狂言?

主教:我這番話並不是出於狂傲:陛下是百姓的君王,我卻是百姓的牧者,我應當告誡和拯救迷失的百姓。

仔細聽好!國王被聖油恩膏,

為的是維護正義,

應當保護、而不是加害自己的百姓4

博萊斯瓦夫不但無法誣衊斯坦尼斯勞的名聲,反而被逐出教會5 為了挑戰這條禁令,國王依然來到克拉科夫教堂,想參加禮拜。國王一出場,禮拜儀式馬上暫停。國王頓時火冒三丈,審問會眾,斯坦尼斯勞在哪里。後來國王率領一隊士兵趕到聖麥克教堂(St. Michael’s Chapel),那裏正在舉行聖餐禮。國王的部下都不願意傷害這位聖人,結果國王自己在聖壇上殺了這位主的僕人。後來,博萊斯瓦夫被手上沾滿的鮮血所震動,退下王位逃到匈牙利。在那裏他成為一名懺悔者,在澳西亞克(Osiak)本篤會的修道院度過餘生6

斯坦尼斯勞絕不妥協的立場,雖然使他付上生命的代價,但他成功地將他的百姓從邪惡的統治者手中解救出來。斯坦尼斯勞也因此在教會歷史上享有極高的榮譽。所有為聖經真理而作出犧牲的牧者,也當配得這份榮譽。

注:
1

耶爾茲•斯徹切克《波希米亞和波蘭:斯拉夫國家的形成》(Jerzy Strzelczyk, “Bohemia and Poland: Slavic State Formation”)in The New Cambridge Medieval History, ed. Timothy Reuter, vol. 3,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年,534頁。

2

阿爾班•布特勒《聖徒的管家生活》第二卷(Alban Butler, Butler’s Lives of the Saints, vol. 2), eds. Donald Attwater and Herbert J. Thurston,Westminster, MD: Christian Classics, Inc., 1991年,244頁。斯坦尼斯勞一生事蹟,都是靠口頭流傳而得,並沒有保存下來的第一手資料。因此,很不幸的,作者只能從事件中得到參考,無法直接從主要人物的口中得到徵引。雖然有些現代學者質疑斯坦尼斯勞傳說的真實性,然而歷史的先例和教會的傳統卻明顯地站在斯坦尼斯勞那一邊。

3

斯坦尼斯勞證明了自己是個“火熱的使徒,他講道從不感到疲憊,自己嚴格持守紀律,並且經常探訪、關懷別人。他的家常常聚集了貧苦的人,他把這些寡婦和困苦的人都記錄在案,有條不紊地把禮物分配給他們。”同上,244頁。

4

保羅•門森編《聖斯坦尼斯勞:第一幕,二波蘭舞曲,第四幕》(Paul Munson, ed., “St. Stanislaus: Scene 1, Two Polonaises, Scene 4’”)收錄在 Franz Liszt, Legende vom Heiligen Stanislaus,Madison, WI: A-R Editions, 1998年,205頁。

5

傳統上認為博萊斯瓦夫指控斯坦尼斯勞沒有償還所擁有土地的款項。不過,後來證明斯坦尼斯勞是清白的,因為賣出那塊土地的人——耐特•彼得(Knight Peter)——事後為斯坦尼斯勞作證辯護。有關課題的全面探討,見竇伊斯 B. 努尼斯編《克拉科夫主教聖斯坦尼斯勞》(Doyce B. Nunis, ed., Saint Stanislaw, Bishop of Kraków)Santa Barbara, CA: Saint Stanislaw Publication Committee, 1979年。

6

有關近期的簡短參考書目,見B. B. 斯徹斯尼亞克《克拉科夫的聖斯坦尼斯勞》(B. B. Szczesniak, “Stanislaus of Cracow, St.”)收錄於New Catholic Encyclopedia, 2nd 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