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Español Français Ελληνικά Русский Português 中文(简体)
前蹤可尋
> 聖經原則 > 前蹤可尋 > 雋語名篇 > 當前動態
> 主頁 > 前蹤可尋 > 教會 > 牧師、文化和公共責任 > 奥古斯丁的兩座城 -- [410]
> 類別

奥古斯丁的兩座城

阿拉裏克(Alaric)和西歌德人(Visigoths)在決定撤回之前,剛剛侵入並佔領了羅馬。許多羅馬人將這次慘敗怪罪於基督徒。他們渴望回到由皇帝掌權以及崇拜異教的時光,並指責是基督教將羅馬人變得軟弱。對此,聖奧古斯丁 1 寫下了著名的《上帝之城》(The City of God)來回應這個挑戰。

羅馬那時已將耶穌釘死在十字架上,同時也將彼得、保羅等多位使徒一一處死。尼祿(Nero)更是在自己的遊園會上捆綁基督徒,殘忍地點燃他們的身體以作照明,尼祿也因此惡名遠播。在羅馬,基督徒只能在躲地窖裏偷偷地敬拜。這一段時期正是基督教發展的環境最兇險之時。直到四世紀君士坦丁大帝登基後,情況才有所改變。

君士坦丁於四世紀頒佈了《米蘭赦令》(Edict of Milan),宣佈基督教的合法地位,從此羅馬就不能再合法地迫害基督徒。但是,羅馬同時也在逐漸衰弱,於是人們就將此歸罪於基督教。然而,羅馬難道是在公開承認基督教的地位之後,才開始衰落的嗎?難道不正是基督教倡導來世的希望,才使得今世的人生不再被看重嗎?

奥古斯丁 的《上帝之城》回應了這些責難。這部作品決不是一部封閉的學術著作,乃是奥古斯丁 花了十五年的時間,在忙碌的教牧工作的百忙之中,抽空完成的。《上帝之城》顯然是作者在預備講章、舉辦婚禮和葬禮、以及關懷探訪之余寫成。此書分成兩個主要部分:第一部分,奥古斯丁 試圖反駁異教徒批評基督教造成了羅馬的衰落:其實羅馬早在基督教崛起之前就已經出現了問題;在羅馬創建之初,羅馬諸神就已經沒能好好保護他們,等等。

第二部分,奥古斯丁 追溯了上帝之城(神的子民)和人類之城(那些拒絕神恩典的人)的起源、發展、結局。兩座城市反映了兩種不同的愛——對自己的愛(人類之城)和對上帝的愛(上帝之城)。前者的結局是永恆的毀滅,後者的結局則是永遠與神同在(上帝之城)。

正是這幅“兩座城”的景象,一直以來成為西方文化抵禦暴政的堡壘。的確,西方一旦拋棄歷史性的基督教,接踵而至的常常是烏托邦式的夢想家,尋求以專制和殘酷的手段迎接“地上的天國”(上帝之城)——例如十八世紀的法國大革命 ,二十世紀的納粹主義 、法西斯主義、共產主義 。(對於那些在乎“地上的天國”的人, 他們一聽到“天上的天國”就會嫌煩;然而,如果他們明白什麼是真正的天國,就不會再去理會那些虛無又卑劣的替代品了。)

奥古斯丁 教導說,牧師也應當成為護教者、信仰的辯護者。有時,他們必須和教會之外的人交戰(如《上帝之城》所述)。有時,他們也必須在教會內部講解教義,解決會眾對教義的迷惑。很少有牧師會像奥古斯丁一樣,花十五年的時間寫出900頁的巨著。但是身為牧者,他們所蒙的呼召就是要保護他們的羊群,免受誹謗和異端的侵襲。如果牧者警醒、敏銳、熟練、勇敢地看守群羊,那麼羊群就有福了。

注:
1

研究奥古斯丁的一生和著述的著作,有不少已經出版。近期對奥古斯丁的教導及影響較有成就的研究,是《古往今來的奥古斯丁:奥古斯丁大百科》,由亞倫 D. 斐茲傑拉德編(Augustine Through the Ages: An Encyclopedia, ed. Allan D. Fitztgerald)Grand Rapids: Eerdmans Publishing Company, 1999年。不過,想要詳細瞭解奥古斯丁,最好的選擇還是那部講述自己如何歸主的自傳《懺悔錄》。雖然該書有不少神學及哲學性內容,但對學者和一般信徒而言,一樣通俗易懂並且使人著迷。該書實際上就是一部文學經典,是《西方經典名著》的明確選擇(Great Books of the Western World, Vol. 18, ed. by Robert Maynard Hutchins,Chicago: Encyclopaedia Britannica, Inc., 195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