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Español Français Ελληνικά Русский Português 中文(简体)
> 聖經原則 > 前蹤可尋 > 雋語名篇 > 當前動態
> 主頁 > 前蹤可尋 > 教會 > 牧師、文化和公共責任 > 皇帝也得遵守教會紀律 -- [390]
> 類別

皇帝也得遵守教會紀律

西元390年,米蘭主教安波羅修 (Ambrose)禁止羅馬皇帝狄奧多西(Theodosius)進入教會,也拒絕讓他領受聖餐。因狄奧多西前不久曾下令在帖撒羅尼迦展開一場慘絕人寰的大屠殺,於是安布羅斯主教冒著生命危險,要求狄奧多西悔改。終於,狄奧多西痛哭流涕,認罪悔改——這是教會和國家之間關鍵性的一刻。

安布羅斯和狄奧多西均是性格剛毅之人。安波羅修 擔任主教的時候,堅決反對大行其道的亞流派。亞流派宣稱基督也不過是受造物,並不是神,於是安布羅斯堅決反對亞流主義。即使攝政皇后游斯丁娜(Justina)施加壓力,要求他交出教會權力予亞流派,他還是拒絕妥協。據說,當時他的處所甚至遭士兵重重包圍。

狄奧多西也是個身經百戰的人。他出征東邊的哥特人以及義大利的馬格努斯•馬克西穆斯(Magnus Maximus),盡皆凱旋。狄奧多西同時也很殘酷,他對帖撒羅尼迦人的所作所為正說明這一點。事件的起因,只不過因為總督囚禁了一名受歡迎的戰車馭手,帖城的居民便發動了暴亂以示抗議。狄奧多西為了回敬他們,便邀請帖城的居民到競技場觀賽,當場上擠滿人以後,他即刻下令讓士兵殺光所有的人(約七千左右),不分長幼、男女、有罪或無罪。

狄奧多西一回到米蘭,安波羅修便進諫皇帝,表現了他的剛強、勇敢以及牧者的心:

皇上啊,對於您發起的大屠殺,您好像沒有任何的愧疚或反省。陛下的怒氣既已平息,難道還不醒悟這項罪行有多嚴重嗎?……請您別被自己華麗的紫袍所眩惑,而忘了在袍子之下,依舊是脆弱的身軀。陛下,您和您的臣民一樣是人;不僅如此,陛下和他們一樣是事奉主的人。因為萬事萬物只有一位主,一位君王,他創造了世界萬物,君王、百姓也都是他所造的。陛下將來要如何看待這位萬物之主的殿?……您的雙手沾滿不義殺戮的血,還要怎樣舉起手來禱告?……陛下,回頭吧,不要讓下一次的罪行再加深這一次罪孽1

這番話使狄奧多西悲慟萬分,但是安波羅修並沒有那麼輕易重新接納他回到教會。直到狄奧多西公開懺悔,承認自己濫用刑罰,他才能再次領受聖餐。奥古斯丁 就此事評價說,狄奧多西“成為一個教會裏的成員,比成為世上的君王更加喜樂”2

這次交鋒,有幾方面對牧師具指導意義。首先,即使是面對會眾當中最有權勢的人,安波羅修也敢於指出其錯誤;而他面對的正是世界上最有勢力的人。安波羅修對狄奧多西的關懷,超越了他對皇帝的敬畏,也超越了對掌握權勢的欲望。

其次,安波羅修清楚知道教會和國家之間的關係。國家掌握的是劍(羅13:4 ),而教會則掌握著神所交托的天國之匙(太16:19 )。教會和國家各自的職務,清楚明白,並不混淆。君王既然在教會之中,他生活的各方面,包括對國家的治理,也就必須接受教會的管教。

身為皇帝的牧師,安波羅修發現自己採取的立場產生兩個巨大的結果,即法律的制裁變得更加公正,並且狄奧多西的為人也轉變了。狄奧多西開始認識到,他自己也是天上君王的臣民。在今天司空見慣的是,教會害怕失去影響力,結果不敢掀起任何波蕩。然而,如果教會不能指出錯誤,包括世間領袖的錯誤,她就是沒有作到應盡的責任。這樣的教會不僅導致領袖失敗,也導致整個國家失敗。教會應當效法安波羅修。狄奧多西評價安波羅修,說他是“第一個將真理告訴我的人”,並且是“配當主教的唯一人選”,這樣的評價確實是再恰當不過3

注:
1

狄奧多萊《教會史》卷五(Theodoret, Ecclesiastical History, Book V, xvii)in History of the Church: From A.D. 322 to. . . to A.D. 427 and from A.D. 431 to A.D. 594 by Evagrius,London: Henry G. Bohn, n.d.,220頁。

2

奥古斯丁《上帝之城》(The City of God Against the Pagans)trans. R.W. Dyson,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年,235頁。

3

狄奧多萊《基督教教會史》卷三(History of the Christian Church, vol. 3)in Nicene and Post-Nicene Christianity: From Constantine the Great to Gregory the Great, ed. Philip Schaff,New York: Charles Scribner’s Sons, 1891年,96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