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Español Français Ελληνικά 中文(简体)
前蹤可尋
> 聖經原則 > 前蹤可尋 > 雋語名篇 > 當前動態
> 主頁 > 前蹤可尋 > 家庭 > 婚姻和家庭 > 約拿單和撒拉•愛德華茲:一對非同尋常的伴侶 -- [1727]
> 類別

約拿單和撒拉•愛德華茲:一對非同尋常的伴侶,1727

約拿單•愛德華滋(Jonathan Edwards)從來都不會在爭議面前畏縮不前。在他才二十幾歲就作牧師時,就在講壇上對麻薩諸塞州北安普敦的人們講道,譴責一件特別的罪。當時有一種名為“打捆 ”的做法,即“做父母的允許年輕人一起穿著部分衣服在床上過夜”——這種做法當時很少有人認為有什麼道德上的問題1 新英格蘭人的第三代正在開始甩脫他們先輩的道德標準,愛德華滋 身處其中,在事奉的初期就認識到維護婚姻關係的重要性。這是他的個人生活和職業生涯中的一個顯著標誌。

1727年,當他剛開始作北安普敦的副牧師的時候,他就與撒拉•彼伊勒本(Sarah Pierrepont)結了婚。他們的共同生活是基督對教會之愛的美好見證。他們不是無可救藥的浪漫主義者,也不是脫離現實的多愁善感的人。相反,他們相信神給他們的旨意就是彼此服侍,好見證神福音的恩典。值得我們記住的是,北安普敦的人們聽從了愛德華滋,儘管那些不敬虔的社區成員最終棄絕了他的信息。他生活上的正直、在性關係上純正、以及他對妻子的忠誠,給他的資訊很強的可信度。

愛德華滋是一個不知疲倦的繁忙牧師:他每週講道三次,寫了很多優秀的神學論文,給無數的人回信,並且通常每天在書房工作十三個小時(早晨四點或五點起床)。但是,是他和撒拉的婚姻使得他能在傳道時不知疲倦。他們的家是愛德華滋所培訓的許多年輕基督徒傳道人的臨時住所。撒母耳•霍普金斯(Samuel Hopkins)曾經在愛德華滋家裏住過一段時間。他提到約拿單和撒拉的關係時說,“他在和她說話的時候,表現出無比的溫柔和愛。2

在公眾面前的約拿單很嚴肅,不善於與人社交閒談。但是在家裏他卻對撒拉和孩子們“和藹可親3。 他通過帶領全家人每天做幾次崇拜來表達出基督的崇高,每天晚上工作結束之後,他都和妻子一起禱告。在1758年,約拿單•愛德華滋在接種天花疫苗時染病,幾天後不治身亡。當他因喉嚨腫脹無法飲水時,小聲對女兒說出了臨終前的幾句話。這幾句話是給他妻子撒拉的,當時她遠在斯多克布裏奇(Stockbridge)。他表達了對她的愛,也把她交托給神看顧,最後,他充滿感情地說出了聞名後世的幾個字,稱他們夫婦是“非同尋常的伴侶”。

基督徒牧師被召要在所有事上做人們的榜樣。如果牧師們只是維持婚姻、避免淫亂和離婚,但對自己的婚姻質量卻不加以重視,這是不夠的。約拿單和撒拉給歷史寫上了恩典的篇章,因為他們彼此深深相愛。當基督教會的牧者教導婚姻的道理時,人們將通過他們家裏的現實情形來衡量其話語的真實性。如果一個牧師愛他的妻子,就像基督愛教會那樣,人們將會聽從他的教導。

注:
1

喬治•M•馬斯丹(George M. Marsden),《約拿單•愛德華滋傳》(Jonathan Edwards: A Life )(New Haven: 耶魯大學出版社,2003),130-131頁。約拿單的祖父理查曾經親手處理一起在十七世紀的新英格蘭發生的少數幾起離婚事件。也見於馬斯丹一書,21-24頁。

2

撒母耳•霍普金斯(Samuel Hopkins),《近代牧師約拿單•愛德華滋先生的生活及品格》(The Life and Character of the Late Reverend Mr. Jonathan Edwards )(波士頓,1765),41-42;在納斯丹書中第24頁被引用。

3

“和藹可親(affable and free)”一詞引自撒母耳•霍普金斯原話,見馬斯丹一書,25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