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中文(简体)
當前動態
> 聖經原則 > 前蹤可尋 > 雋語名篇 > 當前動態
> 主頁 > 當前動態 > 教育 > 進化論與智慧設計 > 《國家地理》雜誌在達爾文問題上的立場正確嗎?
> 類別

《國家地理》雜誌在達爾文問題上的立場正確嗎?

《國家地理》雜誌2004年11月的封面標題是:“達爾文錯了嗎?”打頭文章的回答是一個響亮的“沒有。”作者大衛•誇曼(David Quammen)宣稱,進化論的證據十分充足。然而,為什麼這份令人尊敬的雜誌會突然間跳出來,維護這145歲的老理論呢?答案也很簡單,因為它遇到麻煩了,而且也該遇到麻煩了。

根據1982到2001年的蓋洛普統計,美國人有一半相信“唯獨上帝而非進化論創造了人類。1 這使誇曼十分苦惱。如果真如他所說,“懂行的專家們把進化論當作事實接受,”“進化論是一個你可以放心接受的理論,”並且,最後,如果一個人可以像相信電流存在一樣相信進化論,那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不信的人呢2 他文中的稻草人是“拘泥於聖經的人”和“持創造論偏見的人和政治活動家”,在校區搬弄是非——他已經對這些人不報希望了。他的主要目標是許多生活在“困惑與無知3 中的老實人。就像一個政客遊說還沒決定好的選舉人一樣,誇曼也尋找思想開放的美國人,那些願意被——用一個有說服力和吸引力的論證——說服相信達爾文理論是事實的人。很不幸的是,對於誇曼來講,許多“思想開放”的美國人在這個理論中看到了一些很大的裂縫。

比如說,他沒有辦法為“物種形成”給出有說服力的證據,而這個概念恰恰是進化論的中心信條,常被稱為宏進化。誇曼給“物種形成”下的定義是:一物種內一系列微小基因突變的累積,最終導致一種全新的,“不可逆轉的、不同的”種類(與原來的種類是如此不同,以至於相互的雜交都是不可能的)4 進化論者倚靠物種形成來爭論說,人類和猩猩有著共同的祖先。誇曼緊抓住這根救命稻草,報告說,似乎某種物種形成在實驗室裏被觀察到。研究人員“在擴大化的果蠅實驗裏,似乎記錄到一個物種形成的事件,或很類似於這樣的事件。5 然而,物種形成不僅僅難以置信,科學家也難以找到支持它的證據6

誇曼的眼睛在尋找進化論的證據時十分尖銳,卻看不見相反更強烈的智慧設計運動 ;該運動聲稱,大自然的一切都有造物主的指痕;而這對開放的頭腦和心靈來講,都顯而易見7 利哈伊大學(Leihigh U.)生物學家,智慧設計論的推動者邁克爾•比希(Michael Behe) 在《紐約時報》論壇版裏說:否認亞細胞機制的複雜性,就像把總統山(Mt. Rushmore)上的頭像歸結為偶然事故一樣8 另一位智慧設計論的忠實成員,威廉姆•鄧布斯基(William Dembski) 9, 則用搜尋地外智慧(SETI)專案來說明問題:在該項目裏,無線電天文學家在天空裏掃描有指示意義的蜂鳴聲。任何微小的、意料之外的模式都會點燃他們的希望。與此形成驚人對照的是,達爾文主義者對周遭震耳欲聾、特徵明顯的各類模式卻無動於衷。他們似乎有一種數學模型,可以在每種情況下都探測到智慧生命——唯獨不包括上帝。這個批評對他們可謂一針見血,讓他們感到受不了,於是一直與比希、鄧布斯基等人較勁10 而誇曼居然對凡此種種卻熟視無睹。

諷刺的是,達爾文主義者 還偏偏以客觀和科學中立為傲;事實上,已經很難再找到一群比他們更能在無定之事中偏信的人了。或許,在面對再次把自己的思想邊緣化時,創造論者會皺皺眉頭;不過他們在閱讀國家地理雜誌這篇文章時,真該受到鼓舞才對。因為文章的論證非常薄弱,而且這篇文章能出臺本身就已說明,達爾文進化論正受到它應受的壓力。

注:
1

David Quammen著,“達爾文錯了嗎?沒有。進化論的證據綽綽有餘。” 《國家地理》 (November 2004), 第6頁。

2

同上,第6-8頁。

3

同上,第6頁。

4

同上,第9頁。

5

同上, 第30頁。斜體部分是後加的。

6

科學家在19世紀發現了一種蚊子。在適應了地下氣候與食物習慣之後,這些蚊子不再能與它們原來在地上的相應種類配對繁殖。嚴格說來,這就是物種形成。然而,批評家們很快就注意到,這不是達爾文理論倚靠的那類物種形成。科學家們都同意,一個物種可能在短期內發生巨大改變。進化論則是說,一系列微小的基因改變——經過億萬年的時光——產生全新的品種。 見Carl Wieland著, “活躍叮咬者:蚊子的迅速改變震驚進化論者,讓創造論者們高興”, 《創造雜誌21》(March 1991), http://www.answersingenesis.org/creation/v21/i2/biters.asp (accessed September 19, 2005)。值得注意的是,誇曼在其文章裏沒有提到任何迅速改變的例子。

7

Thomas Woodward著, 《懷疑達爾文:智慧設計論歷史》 (Grand Rapids, MI: Baker Books, 2003), 第173頁。

8

Michael Behe著, “為生活而設計”,《紐約時報》, February 7, 2005, A21. 這份報紙副本可在如下網站找到:http://www.discovery.org/scripts/viewDB/index.php?command=view&id=2415&program=CSC&callingPage=discoMainPage.

9

鄧布斯基博士起先在西北大學、聖母大學和達拉斯大學教書。他在麻省理工做過數學博士後,在芝加哥大學做過物理博士後,並在普林斯頓大學做過電腦科學博士後。他畢業於芝加哥的伊利諾伊大學,在那裏獲得心理學學士,統計學碩士,以及哲學博士學位。他也在1988年獲得芝加哥大學的數學博士學位;1996年獲得普林斯頓神學院的道學碩士學位。他也是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研究生和博士後獎學金的獲得者。見“威廉•登布斯基”“William Dembski,” 抗衡互動圖書館, http://www.meta-library.net/bio/billd-body.html (accessed September 19, 2005).

10

Richard Milner and Vittorio Maestro等編輯,“智慧設計?” 行動生物科學機構網站 (April 2002), http://www.actionbioscience.org/evolution/nhmag.html (accessed September 19,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