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Español 中文(简体)
聖經原則
> 聖經原則 > 前蹤可尋 > 雋語名篇 > 當前動態
> 主頁 > 聖經原則 > 腐敗 > 偏見 > (加拉太書 2:11-14) -- 當假冒偽善腐蝕神學教義時
> 類別

當假冒偽善腐蝕神學教義時

11 可是,磯法到了安提阿的時候,因為他有該責備的地方,我就當面反對他。 12 從雅各那裏來的人還沒有到以前,他和外族人一同吃飯;但他們來到了,他因為怕那些守割禮的人,就從外族人中退出來,和他們分開。 13 其餘的猶太人也和他一同裝假,甚至連巴拿巴也受了影響,跟著他們裝假。 14 但我一見他們所行的不合福音的真理,就當眾對磯法說:“你是猶太人,生活既然像外族人而不像猶太人,怎麽還勉強外族人跟隨猶太人的規矩呢?”

加拉太書 2:11-14 (新譯本)

當一個信基督的人有偏見的時候,與之伴隨的就是假冒偽善。美國作家弗蘭納裏•奧康納(Flannery O’Connor’s )的短篇小說 “啟示” 一開頭,描述了一位特平夫人(Turpin)坐在醫生的候診室裏,帶著居高臨下的優越感觀察周圍的人。印入眼簾的有貧窮的白人、黑人,和長相“醜陋”的人。在大松一口氣之後,她感謝神,因為祂沒讓自己落入其中任何一種“境遇”。她的禱告讓人聯想起古時一位猶太人的感恩 :“感謝上帝!我不是外邦人,不是奴隸,也不是女人”。

我們很難想像,對於上帝的選民猶太人來說,要接受在基督裏不分猶太人、希臘人、自主的、為奴的、或男或女有多麼困難(加 3:28 )。因為實在不能接納這個事實,就出現了“猶太律法主義者”這類假教師,他們教導說,外邦人在成為基督徒之前,必須先守猶太人的習俗。在救恩歷史上,這些習俗曾有過一席之地;那是神命令猶太人遵守的,要使之分別為聖。但現在這些律法在基督裏已經得到了成全:人成為聖潔乃是因他所信的那一位,而非因他的飲食行為;正如使徒保羅在給加拉太人的書信中寫道:“人稱義,不是因行律法,乃是因信耶穌基督”(加 2:16

這裏,保羅譴責了嘰法(彼得)不堅守基督教真理的基石。曾有一段時間,彼得生活“像外族人而不像猶太人”(加 2:14),也就是說,他和在基督裏的弟兄們一同吃非猶太教的食物——一幅美好的彼此接納的圖畫。但是當“雅各的人”(耶路撒冷來的猶太基督徒們)到來時,偏見冒起了它醜陋的頭。由於懼怕人,彼得遠離了外邦弟兄們。因為屈從於猶太律法主義者的勢力,彼得轉而支持他們的異端,並據此“勉強外族人跟隨猶太人的規矩。”對耶穌基督的信心變得不再足夠了——遵守律法成為必須的要求。保羅正確地看出,福音真理被掩蓋了,他迅速而嚴厲地譴責了彼得:“因為他有該責備的地方,我就當面反對他。”(加2: 11 )。

如果偏見和虛偽可以進入使徒彼得的事工中,那麼我們今天的信徒也絕不敢誇口說自己不會被這種事所影響。當基督徒用非聖經的標準來拒斥他們的弟兄姐妹時,就在加拉太人偏見的罪上有份,從而讓福音蒙塵。在有些教會中,偏見可能只是微妙地體現在對穿著的要求上,比如有(或者沒有)打領帶的男人就不會得到尊重。或因為不使用(或使用)欽定本的聖經就會被看扁。還有諸如有(或沒有)舉手禱告,喜愛(或不喜愛)聖經預言圖表等類的事情,很快就能把人劃為圈外人。

有些基督徒會一面在心裏自我安慰——“我肯定不是那種歧視人的人”——,一面卻同時助長或鼓勵那些事實上有偏見或其他異端的人。罪仍然是罪,即使它已經脫離其可憎之源。上帝群羊的牧者必須保持警醒,避免同流合污,以免其神學被腐蝕,最終導致事工被毀。